韩国国会政治中的肢体冲突及其政治功能
本文关键词: 肢体冲突 国会政治 韩国国会 出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肢体冲突是新兴民主国家议会政治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政治现象。在特定历史阶段,作为政党的政治表达手段,肢体冲突对包括议案、政党、立法环境、议事进程、议员个人政治生涯,乃至整个社会,都能够产生深刻、重要的影响,客观上起到打破、摧毁仅靠强权进行利益分配的单一模式的作用。肢体冲突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推动着议会民主向更均衡、更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民主政治尤其是国会制度的建设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Physical conflict is a controversial political phenomenon in the parliamentary politics of emerging democratic countries.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as a means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physical conflict includes bills, political parties, legislative environment. The process of deliberation, the personal political career of parliamentarian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can have a profound and important impact, and objectively play a role in breaking down. The role of destroying a single model of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by power alone. Physical conflict drives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in its own way towards a more balanced and pluralistic direction.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democratic politics,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gress system.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韩国学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
【分类号】:D731.26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肢体冲突现象是韩国国会民主发展水平以及国会议员政治、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对民主政治的存在和发展产生负面消极影响,是民主的倒退。这种认识是否真实全面,不仅关系到对肢体冲突现象本身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更关系到对韩国民主政治运作与民主转型的认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颜良伟;;冲突与协调:民事抗诉中检法关系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琼;;试析乡村精英在群体性冲突预防中的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明成满;;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群体性事件进行教学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吕欣;;经济型群体性事件的处置[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李广学;杨秀梅;;冲突与和谐——我国转型期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4期
7 陈明凡,宋衍涛;政治冲突与整合理论的产生和发展[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8 林兴初;;快速转型期社会矛盾的演化及化解机制——基于台州市2005—2009年党政部门信访数据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郄海霞;;美国高校与社区关系:冲突与合作[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10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郝明;;政府转型条件下公民话语权实现的探讨[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左雪松;;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观—马克思与科塞的冲突思想[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虞崇胜;郑迎春;;政通才能人和——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5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6 郝彩虹;;冲突与和谐——从科塞的冲突功能理论看我国农民工与市民的利益冲突[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蔡久旭;;社会冲突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月球;;农村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付诚;王一;;市场规则体系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问题初探[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刘军民;胡永利;;论提高党防范和抵御执政风险的五大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兆丰;基于竞合战略的中国汽车行业供应链优化模式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海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冲突机理与协调机制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俊夫;公共危机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丽萍;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构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淑芳 ,关保英;市场经济的若干原则与民主政治特性的对应关系初探[J];人大研究;1993年09期
2 张宏明;黑非洲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理论思考——论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的关系[J];西亚非洲;1995年01期
3 周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思考和现实对策[J];创造;1998年12期
4 郑楚宣;关于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几点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5 周明生;理性与期望的冲突[J];中国改革;1999年03期
6 倪语;;民主不允许“脱节”[J];公民导刊;1999年03期
7 唐昌黎;民主政治与共和政治刍议[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8 罗任权;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程晓娟;“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J];学术论坛;2001年06期
10 赵海月;关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性构想[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样国;李志;;公民参与的内涵、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代吉成;;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政党体制发展规律初探[A];政党关系与执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金培钰;;和谐社会与民主政治的功能角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李春德;;发展民主政治 强化行政监督[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傅常青;;毛泽东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及其意义[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书琴;;政治合法性的历史演进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余世喜;;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施雪华;黄建洪;;论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之政治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力;;选举与协商的政治价值考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刘阿荣;;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以台湾为例[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N];济宁日报;2005年
2 吴建民;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记者 孙伟华;人大要在发展民主政治中肩负重大使命[N];大庆日报;2007年
4 马莎;论民主政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协商新报;2005年
5 辛蔷;柏林墙打开16年志:共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军宁 (作者为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民主是妥协的制度[N];南方周末;2007年
7 杨涛;代表名额博弈是民主政治的进步[N];商务时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民主政治 任重道远[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9 张伟;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N];学习时报;2007年
10 秦杰;倾听“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铿锵步伐[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徐振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县级人大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青;中国政治团体与政治文明发展[D];山东大学;2006年
4 韩国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公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杜保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高宝华;台湾“立委”选制与立法运作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王晓飞;中国乡镇体制变迁的历史考察与思考(1949-2008)[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蒋俊明;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10 段炼;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静怡;中国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余凯;美国公民知情权及其保障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源;基于杭州个案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侯明亮;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辩证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郑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民政治参与[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纪常造;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民主文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陶森修;公民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贺Z,
本文编号:1483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8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