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以房养老”模式的中美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8-02-08 16:08

  本文关键词: 以房养老 中美比较 试点 出处:《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更好地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近期发布若干意见以保证"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试点推广。美国作为"以房养老"模式发展最成熟、最完善的国家,其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通过"以房养老"模式的中美比较,归纳出美国"以房养老"模式的三个特点,并结合我国前期"以房养老"模式的实践情况,得出了完善我国未来"以房养老"实践的一些启示。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have recently issued a number of opinions to ensure the pilot promotion of the "housing for the aged" model in China. The most perfect country, its advanced experience is worth our referenc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is paper sums up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merican model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with the house", and combines the practice of the mode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with the house" in the early stage of our country. The author draws som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future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by housing".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会计学院;
【分类号】:D669.6;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支农;;以房养老:我国新型社会养老模式探析[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张建伟;;“以房养老”: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王春华;;如何看待“以房养老”[J];上海房地;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家樾;;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房地产;2011年18期

2 吴清;王媛;张国光;;拓展住房公积金保障功能的联动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12期

3 邓依伊;;现阶段中国开展住房倒按揭的条件与劣势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年02期

4 张佩;毛茜;;寿险业介入养老产业:经验借鉴与现实选择[J];南方金融;2013年03期

5 王敏;;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支持老年人收入拓展[J];中国房地产;2013年22期

6 刘杰锋;朱沙;曾胜;;以房养老:理念、模式和经验[J];西部论坛;2014年03期

7 张建伟;韩青;;发展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宏观策略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6期

8 张渊;;“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运行的SWOT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09期

9 曹强;虞文美;张宇;;“长寿风险”对以房养老模式的影响研究——一个博弈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10 王艳粉;;关于实施“以房养老”模式的意义与对策研究[J];前沿;2008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丹;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偿付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陈建兰;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张茜;我国反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因素与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毛歆媛;我国寿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鸿源;孔利娟;;“以房养老”模式的现状及分析[J];城市问题;2008年09期

2 孟晓苏;应建立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服务——关于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J];发展;2002年09期

3 邱峰;;住房的建筑质量是“以房养老”的重中之重[J];中国房地产;2013年07期

4 柴效武;胡平;;美国反向抵押贷款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迪[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4期

5 ;要开征物业税得先理清四个问题[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Z1期

6 尤洪仓,何芳;浅析我国引入住宅逆抵押贷款的意义与困难[J];人口与经济;2003年S1期

7 孙鹃娟;王清清;;中国无子女老人:现状、趋势及特征[J];人口研究;2008年02期

8 肖爱树;当代中国丁克家庭的社会历史学考察[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张晓青;;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1期

10 翟思达;;以房养老:中国老龄化社会养老模式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峰;;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以房养老[J];兰州学刊;2009年02期

2 张忷英;唐丹丹;王强;;浅论以房养老模式[J];企业导报;2009年10期

3 沈琰;;“以房养老”值得探索[J];浙江经济;2010年08期

4 王艳艳;;试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6期

5 阎春宁;祝罗骁;张翔;张伟;;上海市居民以房养老意愿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01期

6 张曼;;对以房养老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年01期

7 祝罗骁;;关于以房养老各种风险及防范的初探[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8 罗莉;王亚萍;尹静;何雯;;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思考——基于武汉市城市居民以房养老状况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19期

9 ;“以房养老”再引热议[J];科技智囊;2011年12期

10 钟荷;;“以房养老”水土不服?[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戴律国;;上海实施“以房养老”的探索[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杰;张鹏;;“以房养老”暂不可行[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王楠;;我国“以房养老”的普及模式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铎全;吴梦珍;刘晓荣;;“以房养老”模式的新探索[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5 徐皓;;关于以房养老模式推行的可行性论述[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6 杨轶;;以房养老模式推行的文化障碍[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邬凤英;“以房养老”是否可以“养老”[N];中国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胡凤娟;以房养老不再遥远[N];宝鸡日报;2007年

3 本期执笔 宋时飞;“以房养老”初试水[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4 谢丽佳;“以房养老” 看上去很美[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钟华;以房养老 百姓为何不买单[N];经理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春红;“以房养老”能否破解养老难题?[N];辽宁日报;2007年

7 陈丽君;“以房养老”值得期待[N];市场报;2007年

8 钟泉 黄玉;“以房养老”离我们有多远?[N];湘潭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黄晏君;以房养老在我市悄然兴起[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曦;“以房养老”需跨三门槛[N];消费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耀祺;“以房养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晓楠;济南市实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董君莉;以房养老:一种新型养老模式[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肖彩波;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5 邓依伊;中国发展“以房养老”:问题、经验借鉴与解决对策[D];湘潭大学;2012年

6 赵慧;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文祥;中国“以房养老”的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王成程;以房养老的风险及规避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9 浦舍予;以房养老对个人理财规划的完善与提升[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李昕蔚;我国城市居民“以房养老”方式的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495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4958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