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大国阴影下的东欧社会转型历程

发布时间:2018-02-21 02:02

  本文关键词: 东欧 大国博弈 地缘政治 社会转型 文明冲突 出处:《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地缘政治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东欧从古到今都被周边大国作为称霸欧洲和称霸世界的重点或起点。受制于大国势力、大国文明,东欧民族和国家不得不在东西方大国的厮杀与博弈中求生存和发展。大国在划定势力范围和构建世界体系的时候往往以自身利益为重,极少考虑东欧民族或国家的利益与诉求,多半将它们当作相互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或争夺和控制的客体。这种国际政治现象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穿透性,仍然影响着中东欧国家的内政外交。无论是冷战时期受制于苏联,还是如今的"回归欧洲",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大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Abstract]: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geopolitic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Eastern Europe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focal point or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omination of Europe and the world by the neighboring powers from ancient to present. The nations and countries of Eastern Europe have to survive and develop in the fight and game between the great powers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When the great powers delimit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and build the world system, they often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ir own interests, with little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interests and demands of the peoples or countries of Eastern Europe. Most of them are used as bargaining chips or objects of cont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themselves. Thi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phenomenon is still extremely penetrating today, It still affect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ffair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hether it was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the Cold War or the "return to Europe" today, the main role i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powe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
【分类号】:D7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春苓;;影响俄罗斯外交的传统因素[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2 王向伟;;从地缘政治看叶利钦与普京外交政策几点区别[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2期

3 李渤;;俄罗斯安全理念透视[J];长白学刊;2006年03期

4 鲍永娟;张政;;再议叶利钦“一边倒”外交政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5 吴坚;;从马、恩对未来社会设想到中国模式——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赵淑芳;俄罗斯外交文化的特点及影响[J];东北亚论坛;2004年04期

7 王绍章;;冷战时期苏联的石油与天然气:效能和限度——俄罗斯石油:军事战中的效能[J];东北亚论坛;2006年02期

8 刘伟;单伟;;斯大林时期“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J];党政干部学刊;2008年01期

9 马风书;;中美俄三角关系:一种超越建构主义的文化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4期

10 徐娅囡;吴建章;;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动机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丁明;;1992年中俄关系略论[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中忱;;亚非作家会议与中国作家的世界认识[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4 方雷;;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对比分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5 徐元宫;;苏联顾问与斯大林模式移植东欧[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悦;1949~1954年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承就;古巴共产党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晓军;冷战后俄罗斯军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晓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道明;阿塞拜疆在欧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7 宫世霞;当代俄罗斯外交学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8 刘丹;当代俄罗斯黑海地缘战略环境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9 张蕾蕾;社会身份理论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力争;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凝聚力关系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雪;苏联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实践(1954-195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申滢捚;欧盟东扩背景下俄罗斯“融入欧洲”战略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杜亚琼;冷战后印度的俄罗斯观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高建芝;波斯尼亚危机期间的奥俄关系,,1908-1909[D];南京大学;2011年

7 崔珩;国家安全观的转型[D];外交学院;2011年

8 李志刚;俄罗斯核不扩散政策演进[D];外交学院;2011年

9 范全诗;苏联与波兰流亡政府关系探析(1939-1945)[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10 王雪;冷战时期软势力范围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新光;地缘政治与冷战后波兰新外交[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1年03期

2 陈霞;对地缘政治的再审视——如何看待当今地缘政治所面临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06期

3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J];战略与管理;2001年03期

4 赵龙庚;“9.11”后中亚地缘政治新格局[J];和平与发展;2002年02期

5 鄂志寰;;美伊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及其经济金融影响[J];国际金融;2003年05期

6 王东岳,曲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新世纪美俄对中亚的战略争夺[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П.Я.巴克拉诺夫 ,周建英;论当代地缘政治范畴[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6期

8 汪波;美国的21世纪“经济化地缘政治构想”[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刘波;试论20世纪中东能源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曹阳,焦阳;21世纪初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状况的量化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亚太[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何奇松;;国际太空活动的地缘政治[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研究员 梅新育;能源地缘政治风险越炒越离谱了[N];上海证券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张环;“多事之秋”来临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N];金融时报;2014年

3 温凯迪;招金期货:地缘政治危机趋于平静 金银价格分化到此为止[N];中国黄金报;2014年

4 主持人 范媛;地缘政治危机将全球金融拖向何方[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5 北京金汇北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总监 曾庆龙;地缘政治事件或持续不断 金价将随之起舞[N];中国黄金报;2014年

6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地缘政治动荡为何没有推高油价[N];东方早报;2014年

7 巴西坎迪德·门迪斯大学文化多样性研究所所长 因瑞克·罗德里格斯·拉雷塔;关注知识的地缘政治特点[N];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金融学博士 吴志峰;力拓“过河拆桥”背后的地缘政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王天龙;美国“重返亚太”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复杂[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任卫东;谁在制造东亚地缘政治地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微微;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2 徐立恒;区域地缘政治的结构主义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慧;地缘政治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习罡华;地缘政治与1947-1974年的克什米尔冲突[D];北京大学;2008年

5 陈柯旭;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7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矫正;冷战后俄罗斯南亚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合强;地缘政治与当代亚太移民[D];暨南大学;2007年

2 任江;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澳中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阳;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葛怀宇;中国:亚洲地缘政治的“重心”[D];外交学院;2003年

5 龚炜;科学技术进步与地缘政治理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愉飞;全球化背景下对西方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的评析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梁智;中国的地缘政治新态势及应对策略[D];辽宁大学;2013年

8 崔晓东;当代俄美地缘政治冲突:原因、特点和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哲旺;西方地缘政治理论与中华和合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燕玉叶;“9·11”后的俄罗斯中亚地缘政治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0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520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d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