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论美国行政部门的反腐体系

发布时间:2018-03-17 05:19

  本文选题:美国行政部门 切入点:政治腐败 出处:《外交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美国行政部门的反腐体系并探讨其成败。 作者研究发现,美国历史上曾经有几个时期官员腐败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官员道德意识淡漠,反腐机制不健全,政府工作缺乏透明度。 本论文运用Miller, Spence和Roberts关于反腐体系的理论,分析了“水门”事件前后美国的反腐体系。作者发现,事件前后美国的反腐体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事件前,美国行政部门的反腐体系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针对性地进行立法,规范官员行为,属于应对型体系;事件后,人们对腐败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联邦政府因而建立了一个全面的防腐、治腐的体系,属于预防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首先是通过道德规范、道德法律和相关教育提高官员的道德水平,其次是加强对腐败的调查、起诉力度,增加威慑力,第三是通过“阳光”法律、知情者举报和官员财务公开等制度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这一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的蔓延,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心,为官员的行为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反腐工作提高了财政支出,加重了官员的时间和精力的负担,给总统组阁和任命官员带来麻烦,同时也让政府工作效率低下。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anti-corruption system of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and to discuss its success or failure.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periods of official corrup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m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moral consciousness of officials, the imperfection of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and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in government work.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Miller, Spence and Roberts on the anti-corruption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merican anti-corruption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Watergate incident. The author finds that the American anti-corruption system show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The anti-corruption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administration often legislates specifically after problems arise, standardizing the behavior of officials, and it is a response system. After the incident, people have reached a state of abhorrence for corruptio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thu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anticorrosion, anti-corruption system, which is a preventive system in which, first and foremost, the moral standards of officials are raised through ethics, moral law and related education. The second is to strengthen the investigation of corruption, to prosecute, to increase deterrence, and the third is to increase the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work through the "Sunshine" law, informants reporting and official financial disclosure. The system has partly curbed the spread of corruption, helped boost public confidence in the government and provided clearer guidance for officials' behaviour.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Anti-corruption efforts have increased fiscal spending. Adding to the burden of time and effort, the president caused trouble in forming and appointing officials, as well as inefficient government work.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7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栖;;不给“政治隐身人”隐身的机会[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2 汪新建;吕小康;;意义失落加剧西方社会认同危机[J];人民论坛;2011年27期

3 ;媒体大观园[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4 孙立平;;中国亟需一场社会运动[J];黄金时代;2010年06期

5 杨红云;朱万钟;;政治和谐的内涵、特征及实现理路[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6 吴灿新;;党的道德形象与党的政治生命[J];岭南学刊;2011年04期

7 蔺思源;;浅谈黑恶势力犯罪的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星;程宇;;美国进步时代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vernance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of USA:Implications for China[C];2008年

2 朱华;;简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及其根源——以《唐纵日记》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白贵一;;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官俸及对基层社会的影响[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4 周建勇;;警惕国家俘获——对一种新型腐败的分析[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李晓明;;美国21世纪的犯罪问题——兼论对中国的借鉴[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金鱼为;;江苏的古代教育与人才培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7 刘坚;;旧中国扫盲识字教育评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许洪新;;弘扬吴觉农先生的茶人精神[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9 葛韶峰;;加强反腐倡廉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A];“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崔义中;苏光明;;论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两次大撤退[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明星 通讯员 蔡受清;统计弄虚作假也是一种政治腐败[N];中国信息报;2004年

2 任建明;聚焦政治腐败具有国际现实意义[N];检察日报;2004年

3 王苗苗;当代政治中的腐败[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韩曙;美将掀起反政治腐败风暴[N];检察日报;2006年

5 艾珂;从经济腐败到政治腐败[N];中国商报;2003年

6 宋惠昌;政治腐败从“假”字开始[N];学习时报;2002年

7 朱贤佳;新内阁“献金问题”缠身 福田能主沉浮?[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赵雯;日本法律挡不住政客腐败[N];检察日报;2007年

9 宋玉春;印度化工投资充满商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解读明朝历史的一个奇特现象[N];解放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克亮;政治腐败、认同危机与政府应对[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亚星;论美国行政部门的反腐体系[D];外交学院;2008年

2 王承志;道德腐败与政治腐败的关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向华;试论美国政治腐败及其治理(1870-1920)[D];西南大学;2008年

4 胡玉莹;传统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腐败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铭;钱澄之诗歌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6 史敏;杰克·伦敦和他的《马丁·伊登》[D];暨南大学;2001年

7 李婧;美国诞生于庙街之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铮;亚里士多德廉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徐林峰;海因里希·伯尔在中国的接受情况[D];同济大学;2006年

10 胡彦旭;抗战时期大后方劳工问题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3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23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