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模式变迁及相关思考

发布时间:2018-03-17 19:31

  本文选题:美国 切入点:国家安全委员会 出处:《现代国际关系》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美国历届政府对国安会的重视程度和运作方式不尽相同,催生了不同模式的国安会。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国安会初显神通,形成"艾森豪威尔"模式;从肯尼迪到里根时期,国安会地位摇摆不定,并未形成一脉相承的模式;从老布什到奥巴马,国安会则以"斯考克罗夫特"模式为样板。美国国安会模式的发展进程曲折,总统个人的行事作风、管理风格以及对国安会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其作用的大小,国家安全顾问的表现及其与总统的关系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安会模式的成功与否。国安会在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协调和制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有一定参考价值,其未来走向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Abstract]:The successive administr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pay different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and have different modes of operation. From Truman to Eisenhower,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first showed its magic power and formed the "Eisenhower" model. From Kennedy to Reagan, the statu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was shaky and did not form a pattern of continuity. From Bush to Obama,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took the "Scowcroft" model as a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was tortuous. The president's personal style, management style and importance to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determine the size of his rol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and hi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sident determine to some extent the succes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model.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coordination and formula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poli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s experience and lessons hav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China, and its future trend is also worthy of attention and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梦孜 ,袁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J];国际资料信息;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季扬;;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2年10期

2 李小蕾;;奥巴马时期国家安全战略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变革——以奥巴马对阿富汗政策调整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3年15期

3 孙成昊;;奥巴马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调整评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4 阎静;;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对外决策中的地位作用及改革[J];学术论坛;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宗义;解析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决策[D];外交学院;2007年

2 黄爱武;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亚男;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理念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2 艾景飞;政治因素对中国跨国并购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3 张杨;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西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春梅;试论战后美国对意大利的政策(1947-1952)[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蔡晶晶;美国1947年《国家安全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张煜;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中的自由主义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7 祝钱沁;美国战略文化二元特征的平衡性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8 蔡舒皖;论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D];外交学院;2012年

9 江澄;21世纪初期美国外交机构的调整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国栋;最新《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浅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10期

2 杨毅;;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J];国际展望;2010年04期

3 ;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J];湖北社会科学;1990年08期

4 张林宏;;布什政府对外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J];和平与发展;2006年03期

5 潘蔚娟;;浅析《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06)[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马为民;;美国政府核不扩散政策的变化及对国际安全的影响[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景昭;;浅析美国全球战略重点东移过程中的战略目标与动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1期

8 戚兴元;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视角看冷战后的美对台军售[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陈洪;;冷战后美国的印巴战略选择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04期

10 宋久光;美国安全战略向何处去[J];美国研究;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董经胜;;智利后威权时期的文武关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2 温志强;;大部制视域下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构建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宓世衡;;几内亚比绍独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四辑——亚非葡语国家发展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武勇;奥巴马拟改建国家安全委员会[N];中国国防报;2009年

2 刘长安;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多项网络战反击措施[N];人民邮电;2010年

3 记者 徐灿;孟建柱与蒙古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恩赫图布辛举行会谈[N];人民公安报;2010年

4 记者 徐松;孟建柱与蒙古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会谈[N];人民日报;2010年

5 冯武勇;奥巴马要改建布什版国安会[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齐云飞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中枢”与“外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徐灿;孟建柱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杜舍巴耶夫举行会谈[N];人民公安报;2011年

8 记者 熊争艳;孟建柱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会谈[N];人民日报;2011年

9 钱其琛;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与新世纪初的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04年

10 刘泽凡 吴挺;美国人是怎么找到本·拉丹的[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晓风;信息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05年

2 刘彦;应对变化的世界: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1990-2006年)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3 宋达;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4 戚尔达;保罗·尼采与杜鲁门时代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订[D];复旦大学;2011年

5 高艳杰;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政策与美印(尼)关系(1956-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汪婧;美国杜鲁门政府对意大利的政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史澎海;美国心理战略委员会研究(1951-1953)[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方冶;从威权到多元:泰国政治转型的动力与路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王中文;中美关系中的美台军售问题[D];南京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舒皖;论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外交决策中的作用[D];外交学院;2012年

2 周亚男;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理念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变革[D];吉林大学;2011年

3 门雄甲;乔治·布什政府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研究(1989—1993)[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春梅;试论战后美国对意大利的政策(1947-1952)[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厉荣;美国“叛逃者项目”研究(1951-1960)[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丽群;“9·11”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04年

7 丁硕;外交决策模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江澄;21世纪初期美国外交机构的调整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9 靳小勇;美国政府欧安会政策考察(1969-1975)[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曹轶;中东权威主义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26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26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2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