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推力与拉力:菲律宾人移民海外的动因初探

发布时间:2018-03-21 08:07

  本文选题:菲律宾 切入点:移民 出处:《东南亚纵横》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推拉理论及弗雷特·李的人口迁移理论对影响菲律宾人移民海外的因素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菲律宾人移民海外主要由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等环境中的"推力"和移入地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政治自由度和福利制度等环境中的"拉力"共同形塑而成的。
[Abstract]:Based on the push-pull theory and Fret Lee's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Filipinos' emigration abroa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ilipinos emigrate mainly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aspects of the Philippines. The "push" in the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family and the labor market demand in the land, the political freedom and the "pull" in the welfare system are shaped together.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11Y1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73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卢祖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3年04期

2 孟令国,徐林清;东南亚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04年01期

3 韦红;战后东南亚经济开发引发民族冲突诸因素分析[J];世界历史;2001年06期

4 韦红;20世纪6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主义发展受挫原因再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谭春枝;龚雪;;泛北部湾区域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研究——基于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创建的预警方法[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2期

6 吕亚军;;当代菲律宾人力资源市场浅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包茂宏;论菲律宾的民族问题[J];世界民族;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果海英;西法东来的样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勇智;通向民主之路:东亚民主化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彭文平;经济安全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蒙英华;东盟利用FDI的引力机制分析及FDI对东盟经济发展的作用[D];广西大学;2005年

2 欧阳春艳;当代菲律宾恐怖主义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静;后冷战时期菲律宾穆斯林分离运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郭静;中国、东盟对日纺织品服装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1990-2006)[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贺永华;论21世纪东南亚粮食安全问题[D];暨南大学;2009年

6 丁文蕾;民主巩固阵痛中的菲律宾媒体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黄智钦;关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中菲关系的研究[D];外交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健;香港“九七”回归和移民加拿大潮的回落[J];学术论坛;1997年01期

2 ;加拿大提高移民数额[J];出国与就业;2001年06期

3 ;美丽的家园等待你[J];中国监察;2003年12期

4 朱志敏;移民前景虽光明 但造假问题不容忽视[J];出国与就业;2003年19期

5 启名;申请加拿大企业家移民的新情况[J];出国与就业;2004年06期

6 谷成立;为了铁炉乡的移民们[J];政策;1999年S1期

7 ;下注移民[J];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24期

8 郑进;细说新移民法中的移民与留学[J];出国与就业;2002年06期

9 顾目;流动中的人类——国际移民的神话般现实[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10期

10 ;一个海外大专在读生移民成功的案例[J];出国与就业;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秀明;;海外印度移民及印度政府的侨民政策——兼与中国侨务政策的比较[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曹兴;;多重国际舞台中的库尔德人问题[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曹柱盛;;水库移民安置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践与探讨[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4 金学渊;;闽台文化与祖国统一[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5 庄渝霞;;近二十年来两岸通婚模式的演进及趋势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庄国土;;论亨廷顿的族群文化观及其对国际关系的解读[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潘芳;;现代化视野中的阿根廷早期民众主义[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陈丽君;;香港中产阶级的现状、特点和工作对策[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9 潘芳;;阿根廷现代化进程中民众主义兴起的内因[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梁志明;游明谦;;当代海外越南人的分布与发展状况研究[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瀑电第二批外迁移民搬新家[N];雅安日报;2005年

2 蓝洲茉;深圳“移民老人”面临养老尴尬[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殷赅;枪击案暴露韩裔家庭移民代价[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4 许兵 万民;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N];连云港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隽;让他们在这过得舒心[N];人民日报;2005年

6 汝生;菲律宾海盗缘何多[N];人民法院报;2000年

7 美国所 姬虹;美国校园血案折射移民第二代融合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鲁生;菲律宾海盗何其多[N];中国质量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吴秀萍 邹密;葛剑雄:移民推动历史进程[N];重庆日报;2004年

10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 王春光;从社会文化看欧盟移民前景[N];中国人口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毅;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移民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蓓玲;跨国现象:一个研究移民的新框架——理论剖析与华人案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张旭宝;威权统治后菲律宾与台湾地区政治经济交往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杨柳;《法国移民政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庞连栓;探析美利坚民族精神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8年

5 张婧;美国印裔和华裔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孙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墨裔妇女的发展变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冯丽鹏;美国爱国主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王军;论华侨华人在中国对外开放和外交事务中发挥的独特作用[D];外交学院;2002年

9 米建英;欧盟共同移民政策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42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42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0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