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转型、民粹情绪与民族主义的三重映像:从莱比塘事件看国家转型中的政治风险防控
本文选题:莱比塘事件 切入点:缅甸 出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中缅合资的缅甸莱比塘铜矿抗议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围绕2015年大选缅甸国内各方政治力量的布局与角逐,其背后的更深层含义是反映了民主转型过程中的政治风险问题。为了在转型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真空中取得优势地位,缅甸各方政治力量或求助于民粹主义,或利用民族主义,客观上加剧了转型期政治风险。从中吸取的经验是:转型方向、方式和路径必须获得全民基本共识,警惕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分化加深;转型顺序应该是先国家层面后地方层面;主导政治力量具备政治控制力,政治制度兼具稳固度与弹性;政治上对国家认同的优先性是国家转型成功的重要条件。
[Abstract]:The protests at Burma's Leibitang copper mine, a joint venture between China and Myanmar,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rivalry of political forces in Myanmar surrounding the 2015 general election. The deeper implication behind this is that it reflects the political risks involved in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In order to gai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political power vacuum created by the transition, all political forces in Myanmar either resort to populism or use nationalism, Objectively, it intensifies the political risk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it are as follows: the direction, the way and the path of the transformation must obtain the basic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be alert to the deepening of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elite and the mass class; The order of transition should be first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then at the local level; the leading political forces have political control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stable and flexible; the political priority to the national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一般项目)(13BZZ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81002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266)
【分类号】:D73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瑛辉;刘世华;;民主的同一性与多样性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宋海春;张桂英;;社会转型期改革共识的法治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国政;文明视野中的两种政治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孙显元;;宽容释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郭跃;;论行政决策失误的机关集体责任认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王平;;协商民主对村民自治制度政治合法性的提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刘雨辰;;赋权与公共部门的合法性风险及其规避——基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视角[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邱程;;论宗教改革与资本主义民主精神[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7 侯猛;;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以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司法过程为例[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8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9 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易杰雄;;西方世界推崇马克思的原因探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升;;我国责权统一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牛天秀;;首问问责:内涵、困境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光辉;彭斌;;认真对待共和国——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的思考[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谢庆奎;王懂棋;;中国府际财政关系研究:宪政分权的视角[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廉政文化进校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6 董经胜;;智利后威权时期的文武关系[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7 张帆;张艾清;;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个人权利保障的价值意蕴[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8 赵淼;;从自治到共治:理解族际政治的一条线索[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9 潘芳;;阿根廷现代化进程中民众主义兴起的内因[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岑树海;;论传统中国政治结社方式的现代转换——从朋党、会党到政党的嬗变[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4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丹;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敏;利益集团与中国药品安全规制制度变迁[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9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隗兵;市民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韩睿;西方发达国家弹劾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罗媛;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7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珏子;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道德宽容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刘海涛;协商民主视角下农村基层民主机制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秦枫;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晓秋;刘世华;;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及其风险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张桂英;;宪法权利保障与执政党的行宪能力刍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张恒山;;法治的本质与国家的正义[J];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4 陈晓丹;刘世华;;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5 郭树永;90年代非洲民主转型的回顾与前瞻[J];西亚非洲;1999年03期
6 陈金钊;;诠释“法治方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纪国;;动力与逻辑: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2 佘纪国;;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阻力及其逻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佘纪国;;动力与逻辑:村庄权力结构民主转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4期
4 马群;;民主转型与经济发展——亚当·普沃斯基民主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5 徐鸣;;墨西哥的政策调整与民主转型[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刘文沛;;制度设计与民主转型的理论分析[J];理论界;2011年05期
7 王菁;李想;;“民主化”、“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概念的澄清与辨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陈湘林;;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原因探析[J];学理论;2011年30期
9 陈湘林;;菲律宾民主转型的原因探析[J];传承;2011年27期
10 高春芽;;经济发展、政治文化与民主转型——社会结构视野中的民主化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朱鸿博;;民主转型与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以独立后的墨西哥为例[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黄铭廷;;台湾原住民族土地权利的民主转型正义——以新北市政府部落重建水治理政策为例(英文)[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 赵鼎新;寻求共识以推进渐进民主转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波;西班牙民主转型并非一帆风顺[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明;如何做好民主转型与巩固?[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 张梦旭;分离主义阻碍利比亚民主转型[N];人民日报;2012年
5 肖自强;西方学术大师查尔斯·泰勒来华讲“民主转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张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民主巩固是多种因素混合的结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柳红;柬埔寨:民主转型加速度[N];经济观察报;2013年
8 夏璐;聚合式民主与协商式民主关系如何[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肉唐僧;不掀桌子,游戏才能玩下去[N];东方早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戴志勇;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N];南方周末;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群;民主转型与民主的可持续性[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菲易;国际化、制度化与民主化[D];复旦大学;2009年
3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D];复旦大学;2006年
4 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宝明;韩国民主转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蒙泫润;1986年以后菲律宾的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赵树维;新加坡民主转型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4 张小宇;国际因素视角下印度尼西亚民主转型的动因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肖怡梦;从结构和政治行动者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民主转型[D];山东大学;2013年
6 王代金;韩国民主转型进程中的政治结构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7 邱昌情;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互动进程中的菲律宾民主转型(1986-2009)—一种分析框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森浩;东亚转型国家民主巩固的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山西大学;2011年
9 常伟娜;民主巩固[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孙钰晴;南美新兴民主国家的民主巩固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55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5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