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信与朝鲜的现实主义论争
本文选题:恩格斯 切入点:现实主义 出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摘要】:朝鲜曾于1957年起至1963年初,由"社会科学院语文研究所"组织,就现实主义问题展开了正式的学术讨论。当谈及现实主义问题时,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韩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关于文学作品的阐述,都曾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本文仅以恩格斯写给哈克奈斯的信为对象,考察朝鲜学者对现实主义问题具体展开了哪些争论。主要将这些争论分为涉及现实主义的内涵及起源问题的原理层面和与现实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起源等具体对象的应用这两方面来考察。通过考察这一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展开的讨论,可获取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启发,以及日后与朝鲜文学的发展相关的启示,同时期盼将来韩国和朝鲜以及中国对现实主义的讨论,尤其是过去冷战体制下展开的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能够在更加开放和弹性的视角下,通过客观的比较得以整理。
[Abstract]:North Korea held formal academic discussions on realism from 1957 to early 1963, organized by the Institute of languages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When it comes to realism, whether in socialist countries or in South Korea, The exposition of literary works by Marx and Engels in Europe and other western countries has caused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arguments of Korean scholars on the issue of realism. These argument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connotation and origin of realism and the origin of realism in literary works and so on. By examining this discussion in a relatively free environment, For some inspiration on the issue of socialist realism, as well a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Korean literature, and looking forward to future discussions on realism in South Korea and North Korea, as well as in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discussion of realism under the cold war system in the past can be sorted out through objective comparison from a more open and flexible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韩国仁荷大学韩国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A81;D73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方晓强;浅论文学作品的二重性存在[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吕倩娜;;当电影改编瞄上文学作品—文学改编的优劣势分析[J];人民论坛;2014年20期
3 铁峰;;最早写哈尔滨的文学作品[J];学理论;2002年09期
4 童庆炳;刘谦;;文学概论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J];学习与研究;1985年10期
5 刘永新;;必须清除文学作品中的性污染[J];实事求是;1989年06期
6 谢放;;“网骂”谁来管?[J];科学时代;2004年21期
7 ;我们要用文学作品告诉人们……[J];云南党的生活;2014年06期
8 张佐邦,郑筱筠;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结构理论[J];思想战线;2000年06期
9 洪放;;开放、隐忍、圆通——文学作品中的秘书长形象[J];领导科学;2009年22期
10 谈乐炎;;文学作品背后的“真相”[J];政府法制;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梅韵;;歌颂、暴露与文学作品的倾向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2 曾自萍;;怎样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潘啸龙;;论文学作品的“多义性”[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4 邹玉婷;;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策略[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5 杨宝珍;;母爱,永恒的主题——母爱在冰心文学作品的再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蔡运桂;;文学作品的真实性与作家的主观能动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王树清;;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杨尧兵;;文学作品的体验式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许祖贵;;浅谈怎样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文学作品的“增值”与“减值”[N];工人日报;2007年
2 记者 尚栩;近八成法国人不喜欢获奖文学作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记者 高方 实习生 杨黎;《新疆文学作品大系》出版发行[N];新疆日报(汉);2009年
4 本报记者 蔡劲松;为何文学作品中缺失财政人形象[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丹妮;文学作品体现时间定义的三次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高玉洁;文学作品“西藏热”的喜与忧[N];西藏日报(汉);2012年
7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教育学博士 高闰青;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N];光明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张宪;“神侃”和“冥想”写不好工业题材作品[N];工人日报;2007年
9 韶关日报首席记者 李迅;我市红色文学作品“七一”亮相受好评[N];韶关日报;2011年
10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文联主席 热贡·卡尔泽杰;文学作品的翻译及民族文化交流[N];青海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从祥;唐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孙艳;对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文化物质主义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勤欧;文学作品的教学解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澄婷;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3 冯梅;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知识性与文学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毛晨;多维视角下文学作品中的“疾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朱蕾;文学作品にぉけゐ前景化言姙の翻
本文编号:1657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657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