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志愿服务研究的议题及其思考
本文选题:志愿服务 + 美国研究 ; 参考:《青年探索》2014年02期
【摘要】:美国学者对志愿服务进行了广泛研究;在"志愿服务"的概念研究方面,存在着"非正式的"与"正式的"两者之争;在志愿者服务产生的内因研究方面,存在着利己与利他的争论;在志愿服务产生的外因方面,存在着社会结构因素与文化因素的不同分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研究方面,存在着强化与退出两种过程的不同观点;在志愿服务的结果研究方面,存在着提升个人能力与促进公民社会两种结论。这些研究对于推进我国志愿服务研究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Abstract]:American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extensive research on volunteerism; there is a dispute between "informal" and "formal" in the concept of "volunteerism";There are arguments of altruism and altruism, different analysis of social structure factors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external causes of voluntary service, and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strengthening and withdrawing from the process of voluntary service research.There are two conclusion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results of volunteer service: to improve individual ability and to promote civil society.These studies have certain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service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石家庄学院社会学系;
【分类号】:C91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莉;;精神伦理符号与社会动员[J];求索;2013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敬璇;义教大学生人格特质、职业倾向和心理健康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吴先琦;金钱概念启动对志愿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李和俊;志愿者参与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钱茜;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乐;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伦理问卷修订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陈想想;上海青年志愿者行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7 唐春;护理志愿者志愿服务知信行现状调查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8 卢丽莉;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支教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9 孟宪欣;志愿者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露;论政府培育志愿组织发展的路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超歧 ,冯刚 ,陈昕 ,邓传淮 ,杨敏;志愿服务:让奉献与成才联姻[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4年01期
2 陈茗,林志婉;城市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学刊;2004年03期
3 符策良 ,黄泽科 ,钟灿权 ,杨炯乐;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机制建设探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孙莹;;服务学习——发展自我、回馈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策略[J];社会工作;2006年11期
5 陈月兰;;志愿服务的思想渊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3期
6 李国荣;;试论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精神的内在底蕴[J];社科纵横;2009年04期
7 谢艺杰;连泽纯;;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志愿服务研究[J];理论界;2009年09期
8 王媛媛;;跨文化交流在广州亚运志愿服务中的运用与影响[J];青年探索;2009年04期
9 杨珂;刘典文;;老年人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问题探微[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陈广锐;;新视角比较中西方志愿服务[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盛兰;;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志愿服务发展面临问题的解决[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陆建民;万仁孝;;上海社区志愿服务状况的调查与思考[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3 汤学恒;;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志愿服务[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龚万达;;网络时代的青年发展:志愿服务与信任增进——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信任问题实证分析[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5 郅玉玲;周展;;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的初步研究——杭州市的实践[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詹启生;;网络成瘾的五维整合成因理论的探析——网瘾相关的个体人格、互联网络、家庭、学校以及网吧的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卢芳霞;;农村社区多元主体治理创新研究——以“枫桥经验”为例[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桥;;社区福利文化及其类型解说[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微;孙凌寒;原伟霞;;杭州“三位一体”社区管理体制的实践与发展[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方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辨析[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娓;驻点社工由志愿服务走向专职化[N];中国社会报;2009年
2 记者 王更 实习生 苏卉卉;我市首创社区服务新模式8个志愿服务站昨日挂牌[N];石家庄日报;2011年
3 顾磊;北京将设立志愿服务基金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4 谭建光;志愿服务: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山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 秦谱德;志愿服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机制[N];太原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姚琳 通讯员 刘亮 王一钦;浇铸和谐根基 谱写幸福乐章[N];保定日报;2010年
7 高志民;北京较高风险志愿服务将签协议[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谢苗枫;培养“社工头子”让其管理指导志愿者[N];南方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2009中国社工人物”评选揭晓[N];济南日报;2010年
10 首席记者 丁刚邋通讯员 张格华 张小娅;海淀三万义工志愿服务奥运[N];北京社会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靖雅;我国志愿服务中的政府角色分析[D];山西大学;2010年
2 常莹;网络技术对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信息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刘婷婷;公民社会视角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支持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转;青年志愿组织与学校周边社区关系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5 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6 宋妍;影响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应蒙蒙;温州市志愿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8 鞠彬彬;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9 叶];老年志愿服务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功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陈明香;青年志愿者服务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8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5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