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社团主义理论的兴起及其对拉美世界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0 02:19

  本文选题:比较政治学 + 多元结构主义 ; 参考:《拉丁美洲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团主义理论的兴起为比较政治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但社团主义理论的发展很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采纳了新制度主义基本理念的学者们主要关注发达国家中的利益协调和政策制定,发展了社会社团主义理论;受"国家的回归"运动影响的学者们则关注欠发达国家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了国家社团主义理论。本文比较了社会社团主义理论与国家社团主义理论的区别,并进而分析了国家社团主义理论对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未来社团主义理论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社团主义的制度安排如何影响权力关系,二是如何综合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的理论来解释国家社团主义在拉丁美洲世界的发展。
[Abstract]:Since the 1970s, the rise of corporatism has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However, the theory of corporatism has been developed in different ways: scholars who adopt the basic idea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mai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ests and policy formul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 the theory of social corporatism; The scholars affect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return of the country"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ociety in the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evelop the theory of national corporatism.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y of social corporatism and the theory of national corporatism,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national corporatism o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wo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theory of corporatism in the future. One is how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rporatism affects power relations. Second, how to integrate the theory of path dependence and key nodes to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orporatism in Latin America.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2012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编号:NCET-12-0982
【分类号】:D77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力娜;当代法团主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剩勇;李力东;;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比较政治学发展述评[J];政治学研究;2008年06期

2 刘路军;;西方比较政治学研究范式的分析与批判[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欧阳景根;;比较政治学的危机与出路——从理论、问题与方法互动的角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张小兵;;美国视角的比较政治学[J];政治学研究;2009年03期

5 王丽萍;;比较政治学:学科研究特征与前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陈媛;;对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若干讨论——以四届“比较政治学论坛”为对象的考察[J];学术界;2012年12期

7 李辉;熊易寒;唐世平;;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01期

8 徐海燕;;2012年中西方比较政治学评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吴清;本世纪以来比较政治学在美国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10 程同顺;比较政治学:走向没落,还是再度辉煌[J];政治学研究;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士林;;从诗性政治角度论雅、颂之本质[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小白;比较政治学研究:不需要模仿[N];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高奇琦;中国比较政治学发展5年回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记者胡言午;比较政治学:方法比理论更重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熊易寒 李辉 唐世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如何做好比较政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郭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2011年国外比较政治学发展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郭定平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奥唐奈尔的比较政治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吴志攀;立足中国问题,“把地球管起来”[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阙天舒;比较政治学:方法走向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程多闻;多重的“比较”和比较政治学[N];中华读书报;2014年

10 苏长和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外国国情民情研究:多学科参与 政学商合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本文编号:1775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775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9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