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斯拉夫主义的俄罗斯民族自觉意识
本文选题:俄罗斯 + 民族意识 ; 参考:《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俄罗斯民族自觉意识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罗斯接受基督教时期,而其全面自觉则发生在近200年间。斯拉夫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第一次真正独立,其理论中的民族因素在俄罗斯民族自觉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其理论尚存在偏颇之处,但对俄罗斯精神领域的贡献却是巨大的。探源俄罗斯民族自觉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斯拉夫主义理论中的民族自觉意识,对当代俄罗斯的变革及发展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Russia has a long history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eriod of Rose's acceptance of Christianity, and its full consciousness occurred in the past 200 years. Slavic doctrine is the first true independence of Russian national thought, and the national factors in its theor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Russia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lthough its theory is biased, its contribution to Russian spiritual field is great.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Russia, especially the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the Slavic theory,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Russia and the choice of the way of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
【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俄罗斯斯拉夫主义哲学与俄民族自觉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12D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7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祖熙;试论俄罗斯文明[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4期
2 季明举;;民族主义话语及其表述实质——19世纪上半叶俄国文化运动及其历史影响[J];俄罗斯研究;2011年04期
3 ;俄罗斯宗教哲学述介[J];哲学动态;1995年12期
4 陈树林;;东正教信仰与俄罗斯命运[J];世界哲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芹;;从《达芬奇密码》解析新时代的女性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韩晓燕,张丹丹;19世纪俄国斯拉夫派和西方派对现代化道路的论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蔡亮亮;刘金娟;;俄罗斯文化双重性新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4 王文;大陆法系的东斯拉夫变种——以彼得一世的立法为中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吴冠中;;现代化视野下的大俄罗斯主义[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李小桃;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张旭;;历史语境中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毛晨岚;;解读俄罗斯文化中拜占廷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谭建华;试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人才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1年01期
10 侯赛军;索尼娅的真实身份——圣愚[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陶林;转型时期俄罗斯利益集团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谢略;俄罗斯转型时期建筑创作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杨洁;基于历史文化视角的普京道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唐艳凤;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民经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志远;丹尼列夫斯基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连庆;古罗斯民族形成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斌;冷战后美国对中亚援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10 杨翠红;俄罗斯东正教会与国家政权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瑶;解析杜金的新欧亚主义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莉萍;堕落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孟祥民;彼得一世时期的世俗教育[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婧;中国抗战文学中的苏联形象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少卿;索尔仁尼琴的苦难书写[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美丽;斯拉夫派人民性观念及其历史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静;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俄国贵族与地方机构改革[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8 庞莹莹;地理环境在俄罗斯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包塔娜;俄罗斯民族性格背后的宗教传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杨利;情景交融[D];青岛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彭文钊;俄罗斯团契概念的语言文化学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乃忠;反现代化思潮中的斯拉夫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年01期
2 李爱华;;恩格斯为什么否定泛斯拉夫主义民族运动[J];世界民族;2009年02期
3 塔拉斯·亨扎克;;泛斯拉夫主义或泛俄罗斯主义[J];民族译丛;1984年02期
4 С.С.霍鲁日,子樱;二十世纪斯拉夫主义思想的变化[J];哲学译丛;1996年Z1期
5 N.拉比海尔,吴波龙;对世界性的政治想象[J];世界哲学;2005年05期
6 苗青;邱珍;;民族国家建构视野下的征服与同化[J];魅力中国;2009年19期
7 孙军;;对恩格斯关于斯拉夫民族历史命运论断的再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汪剑钊;俄罗斯理念:飘转在钟摆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贺;俄国泛斯拉夫主义浅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5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15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