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电子参与及其价值审视
本文选题:欧盟 + 电子参与 ; 参考:《学海》2014年01期
【摘要】:欧盟存在"民主赤字",在消弭民主赤字的尝试中,欧盟机构实现了对公民价值的重新发现。2000年以来,欧盟机构一方面制定了各个阶段的立法文件,为公民电子参与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尤其是欧盟公民动议权开创了地区层面直接民主的先河;另一方面,发起了在线讨论活动,各种网站和在线协商论坛推动了双向互动、泛欧洲的话语交流。电子参与的价值在于能够改善代议制民主政体的合法性,提高政府公务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升政府的责任性,有助于实现伟大政治思想家的民主理想。但民主政治改革最重大的挑战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社会性的,电子技术成不了民主的救世主,它只是工具。
[Abstract]:The EU has a "democratic deficit". In its attempt to eliminate the democratic deficit, EU institutions have rediscovered the value of their citizens. Since 2000, EU institutions have, on the one hand, formulated various stages of legislative documents. Providing a legal basis for citizens' electronic participation, in particular the initiative of EU citizens to initiate direct democracy at the regional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unching of online discussions, websites and online consultation forums that promote two-way interaction, A pan-European exchange of words. The value of electronic participation lies in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legitimacy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enhance the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official affairs, enhance the responsibility of government, and help to realize the democratic ideal of great political thinkers. But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reform is not technical, but soci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annot become the savior of democracy. It is only a tool.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科研开发处;
【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2YJA810014的资助
【分类号】:D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巍;如何认识欧盟的“民主赤字”问题?[J];欧洲;2002年06期
2 赵晨;;欧盟的“民主赤字”与民主化之路[J];欧洲研究;2010年03期
3 高奇琦;;欧盟民主赤字的争论:国家主义与多元主义的二元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5期
4 阿利娜奥斯特林;张进京;;政治学中的ICT应用[J];中国信息界;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贵昌;;欧盟政体的特点与欧盟合法性问题之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02期
2 朱贵昌;;多层治理与欧洲联盟的合法性[J];国际论坛;2008年02期
3 吴白乙;;公共外交——中国外交变革的重要一环[J];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03期
4 朱苗苗;;欧债危机应对中的民主赤字问题——兼析哈贝马斯的《欧洲宪法的随笔》[J];德国研究;2012年03期
5 赵晨;;中美欧全球治理观比较研究初探[J];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03期
6 高奇琦;;西方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欧洲一体化[J];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1期
7 赵晨;;欧盟的“民主赤字”与民主化之路[J];欧洲研究;2010年03期
8 刘磊;杨德超;;欧洲议会权力的扩大与欧盟民主赤字的解决[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9 王菁;;西方政治民主化理论的研究途径、理论模式及其对中国学界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年01期
10 高奇琦;;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晨;超越国界的民主—欧盟民主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王展鹏;跨国民主及其限度[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彭萍萍;欧盟利益集团与政策制定[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杜专家;民主化与一体化[D];外交学院;2011年
2 薛v浗,
本文编号:182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2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