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吉登斯悖论”与国际气候政治图景

发布时间:2018-05-16 07:07

  本文选题:“吉登斯悖论” + 图景构建程式 ; 参考:《探索》2013年02期


【摘要】: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治遭遇"吉登斯悖论"。"吉登斯悖论"语境下的气候政治难题是阻碍国际气候政治进程的关键因子,在"吉登斯悖论"话语框架内构建国际气候政治图景是气候政治的迫切命题。构建国际气候政治图景是破解"吉登斯悖论"的先导性步骤,其图景构建程式遵循"基准情形+理论命题+推论判定"的逻辑进程。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政治剧场演绎并呈现"大国标签与集团谈判、双层博弈与非零和互惠、议题互嵌与政治敛合"的政治景象。
[Abstract]:In the post-Kyoto era,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s encountered the Giddens paradox.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climate politics in the context of the Giddens Paradox is the key factor that hinders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al process. It is an urgent proposition of climate politics to construct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al pictur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discourse of the Giddens Paradox. Constructing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al picture is the leading step to solve the "Giddens paradox", and the program of constructing the picture follows the logical process of "propositional inference judgment of the theory of benchmark case". In the post-Kyoto era,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political theater presented the political scene of "big power label and group negotiation, bilevel game and non-zero sum reciprocity, issues interwoven and political convergence".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庄贵阳;;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8期

2 庄贵阳;《京都议定书》:悬念在后[J];世界知识;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立法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2 侯先锋;;国家减排义务均衡的法律化——以后京都时代温室气体减排为视角[J];财经政法资讯;2010年06期

3 严双伍;肖兰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演变[J];当代亚太;2010年01期

4 洪大剑;张德华;;二氧化碳减排途径[J];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06期

5 刘军;;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机制的前景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0年01期

6 杨扬;;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J];法制与社会;2010年20期

7 夏冰;;气候变化控制法律政策——以《京都议定书》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03期

8 谭灵芝;王国友;;气候变化下的中国碳减排政策选择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毕吉耀;张建平;王海峰;曲凤杰;张一;张哲人;李大伟;;世界经济风险和我国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14期

10 王东风;张荔;;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综述[J];经济学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晶晶;王式功;尚可政;;兰州市大气环境化学成分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慧明;生态现代化与气候谈判[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文磊;基于国家利益分析的国际碳减排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马建英;国内结构与制度影响:国际气候制度在中、美两国的影响研究(1990-2010)[D];复旦大学;2011年

6 吴兵;身份与责任:中国国际责任观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志强;能源安全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李长治;后京都时代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文静;论碳税措施及其对国际贸易法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超;公共产品、外部性与气候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晶萍;环境文化认同与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闫碘碘;国际气候制度及其贸易措施框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李新;论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与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

本文编号:1895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895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