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交通乘客可疑行为识别标准解析
本文选题:美国 + 公共交通 ; 参考:《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6年03期
【摘要】:在城市公共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中,防止乘客携带危险物品是主要的安防目标,但是,防止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分子进入公共交通系统和识别他们是更加重要的另一方面。美国APTA的《在公共交通系统中识别可疑行为》标准为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对企图实施犯罪和恐怖主义的可疑行为进行观察识别、发现异常、分析迹象、调查应对和培训,建立了标准。文章认为,该标准提供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安防建设的防范对象应包括对可疑人员行为识别和设防,发挥标准化的优势、实现多种方式设防,通过安全培训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全体员工甚至乘客发挥安全作用等的启示。
[Abstract]:In the public safety system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 preventing passengers from carrying dangerous goods is the main security target, but preventing violent crime and terrorists from entering the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and identifying them are more importa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 APTA's "Identification of suspicious behavior i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standard is to observe, identify, detect anomalies, analyze signs, investigate, respond to and train suspicious acts that attempt to commit crime and terrorism in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s. A standard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article holds that the object of securi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provided by this standard should include identifying and defending suspicious persons' behavior,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tandardization, and realizing multiple ways of fortification. Through safety training to achieve the 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staff and even passengers to play a role in safety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美国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工程学院;
【分类号】:U12;D7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世界公共交通简讯[J];城市公用事业;2002年04期
2 彭利人 ,任福田 ,吴亦军 ,靳超涛;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向2008年奥运会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评价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2年06期
3 易智琳;公共交通在国外[J];长江建设;2003年03期
4 贺辛;日内瓦的公共交通[J];交通与运输;2004年06期
5 本刊编辑部;;世界公共交通简讯[J];城市公用事业;2005年05期
6 李庆钢;出租车属于"公共交通"吗?[J];安全与健康;2005年02期
7 汪光焘;;全面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 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J];城市交通;2007年01期
8 王春华;;罗马古城的公共交通[J];交通与运输;2008年01期
9 卢玫;汪晶;;残疾人驾驶汽车、参与公共交通的调查分析[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10 ;国务院发出指导意见,要求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J];人民公交;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君时;;城市公共交通的现代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李鹏程;;论建设北京公共交通文明的几点大思路[A];北京城市规划与交通——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第二次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李智宏;;对成都市公共交通发展与规划的思考[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马木;韩波;;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龙岗公共交通发展对策[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杨晓光;滕靖;刘向龙;刘好德;;我国城市公共监管信息平台框架体系探讨[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应用[C];2012年
6 吕璞;白玉凤;王磊;;公共交通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天人;;瑞士公共交通发展现状、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4绿色交通、公交优先与综合交通体系[C];2014年
8 陆化普;;库里蒂巴发展公共交通的经验与启示[A];北京快速公交系统发展战略研讨会文集[C];2003年
9 褚浩然;;北京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敏感性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孟永平;徐玉莲;丁明;;厦门市公共交通近期发展策略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红岩;防控公共交通暴恐侵害(上)[N];中国交通报;2014年
2 滕学蓓;公共交通 共同的缓堵选择[N];中国交通报;2007年
3 安治永;公交优先促进人居环境健康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年
4 记者 周奇;公共交通最受代表关注[N];北京日报;2009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肖晗;限车辆·重公交·改规划[N];深圳商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傅碧东 通讯员 黄河;加快建设更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N];昆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哈琳琳;新疆公共交通发展目标确定[N];中国交通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连萌 杨光;公共交通让城市更具活力[N];中国交通报;2013年
9 记者 于山 通讯员 徐威 祝建伟;衢城公共交通创多项第一[N];衢州日报;2014年
10 钱炜;迎奥运北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家中;特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马荣国;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3 杨露萍;小汽车通勤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转移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张庆年;公共交通车辆调度决策系统现代非线性数学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基于成都公交IC卡数据的乘客上下车站点推算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苏薇;城市公交组合调度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永;基于出行选择行为的城市公共交通票价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4 梁媛媛;公共交通行车计划一体化编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勃;重庆市公共交通导识系统视觉识别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薄秋红;城市郊区公共交通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于昊;大连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吴丹;大型活动公共交通组织与调度[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王佳;“3G”技术在城市智能公共交通中的应用[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10 金春玉;基于“精明增长”理念的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2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2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