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民族主义政治思潮
本文选题:日本 + 民族主义 ; 参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02期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国内外环境的变迁促使日本和平主义式微,在民族国家认识、评价近现代历史、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对美外交诸多领域民族主义升温。民族主义主张重新评价日本近现代历史,进而向传统日本回归,强化日本国民的民族国家认同与国家意识;批判和平主义与民主主义,反对对美从属外交,反对全球化;提高大众的道德与伦理水平,部分批判西方价值观念,培养国民的乡土心与爱国心。民族主义的目标是摆脱战后体制,恢复国家传统,日本要成为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大国甚至是军事大国。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Japanese pacifism has declined due to the change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ism has been heat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state, the evaluation of modern history, values,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many fields of diplomacy to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ism advocates revaluating Japan's modern and modern history, then returning to traditional Japan,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Japanese people, criticizing pacifism and democracy, opposing subordinate diplomacy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opposing globalization. Improve the moral and ethical level of the masses, partly criticize the western values, and cultivate the country and patriotism of the people. The aim of nationalism is to get rid of the postwar system and to restore national tradition, and Japan should become a political power and even a military power matching its economic strength.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D73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轶群;;日本结盟偏好中的文化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2 张伟东;;论日本的国民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02期
3 熊孝梅;;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蔓延的国外因素[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0期
4 包霞琴;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的演变及其特点[J];国际观察;2005年05期
5 贾丹;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J];国际论坛;2003年05期
6 李寒梅;关于“教科书问题”与日本社会思潮研究[J];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04期
7 夏维勇;;日本60年代后期的市民主义与和平运动——以“越平联”运动为中心[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8 邱静;;战后日本的护宪运动与护宪思想——以知识分子护宪思想的演变为中心[J];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01期
9 肖晓飞;;国内有关泡沫经济以后的日本社会研究综述[J];才智;2012年26期
10 宋宁而;姜春洁;;日本海洋战略建构中的社会学研究动向[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郑毅;吉田茂政治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胡红生;社会心态论[D];武汉大学;2004年
3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刘利华;日本民族心理视角下的对华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5 解晓东;日本天皇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娄晓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欧美与留日学生文学观研究(1900-1930)[D];复旦大学;2009年
7 马新明;日本媒体涉华报道同质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舒方鸿;战后日本和平主义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妮娜;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赵长峰;试论日本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谨祥;理性看待日本“政治大国”战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谭永羡;冷战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兴起与危害[D];新疆大学;2004年
5 郭晓琴;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6 黄乐平;日本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前景探讨[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李天英;试析日本新保守主义思潮[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永恒;村上春树对F·S·菲茨杰拉德的接受[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花;中日关系的进展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D];延边大学;2005年
10 程小舟;日本民主党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世广;日本社会思潮变化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0期
2 胡建龙;张虹;王翠荣;;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迅速兴起的原因探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3 徐世澄;;当代拉美政治思潮的基础、影响及实施前景[J];当代世界;2007年05期
4 刘建戈;;民族主义对日本国家战略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9期
5 罗瑜;;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新高潮[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周尚文,黄军甫;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俄罗斯政治思潮分析[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2期
7 任剑涛;“9·11”事件后美国政治思潮的极端化倾向[J];文明与宣传;2002年09期
8 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概述[J];教学与研究;2004年06期
9 祝文驰;;当代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思潮[J];拉丁美洲研究;1985年06期
10 杨白冰;;当前拉美的政治思潮和发展趋向[J];拉丁美洲研究;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谢阳举;;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成果的形成与发展[A];民革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林昌富;;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给人们思想带来的消极影响及对策[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胡振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玮;杨多才旦;;浅议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及其对我们的启示[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多文志;;中亚民族关系与地缘政治[A];2004年度全国世界民族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宋成有;汤重南;;周一良先生与新中国的日本史研究[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王希恩;当前世界民族主义思潮的基本态势[N];中国民族报;2008年
2 执笔 日本所 张进山;当代日本民族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兴起[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田文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车臣民族分离引发的思考[N];中国国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郭力 史哲;揭开日本“右倾”的秘密[N];南方周末;2006年
5 刘旭俊;重建圆明园:废墟上的历史博弈[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所副研究员 田文林;西方为啥想把世界拆碎?[N];中国国防报;2008年
7 梅科;拉美政治前沿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8 任剑涛;“9·11”事件后美国政治思潮的极端化[N];社会科学报;2002年
9 金熙德;日本过激反应 意在一石多鸟[N];人民日报;2006年
10 管银凤;和平:印巴恩怨的最终出路[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杰;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肖刚;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冷战后的日本联合国外交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3 李志东;新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王联合;美国新保守主义及其对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公龙;保守主义与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5年
6 刘阿明;布什主义——关于美国新帝国战略的一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妮娜;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星宇;论冷战后日本政治思潮的变化及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1年
3 唐海军;从民族意识到民族主义[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詹;近代欧洲民族主义的蜕变和亚非拉“应激型”民族主义的兴起[D];苏州大学;2009年
5 王冰;中国和平崛起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D];延边大学;2010年
6 姚虎;冷战后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危丽萍;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外关系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高微;战后日本主流社会思潮的演变及其对日本政治外交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杨丹;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表达与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张郭;萨达特时期美埃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D];西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6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3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