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救赎人的自由的批判武器——卢卡奇无产阶级意识理论新读
本文选题:卢卡奇 + 无产阶级意识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4年02期
【摘要】:"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是马克思在探索批判的武器如何转换为武器的批判时对人的本质的基本描述。马克思这一观点彰显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主题。然而作为共产主义解放运动主体的无产阶级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失去自我,集中表现为产生阶级意识危机。据此,卢卡奇认为,在已被全面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盲目开展武器的批判已显得苍白无力。只有确立无产阶级意识这一批判的武器,使无产阶级主体性得到确认,才能最终解放自身,达到自由。
[Abstract]:"the essence of man is man itself" is Marx's basic description of human nature when exploring how critical weapons can be converted into critique of weapons. Marx's view shows the communist theme of man's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proletariat,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communist liberation movement, lost itself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concentrated on the crisis of class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Lukacs, in a capitalist society that has been fully materialized, the blind criticism of weapons has become feeble. Only by establishing proletarian consciousness as a critical weapon, can proletarian subjectivity be confirmed, and finally liberate itself and achieve freedom.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分类号】:D75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章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J];中州学刊;1990年05期
2 郝丽;青年卢卡奇物化观述评[J];理论学刊;2000年02期
3 张一兵;革命的辩证法与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青年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J];理论探讨;2000年02期
4 李庆钧;重建: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的?——读孙伯揾先生的《卢卡奇与马克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汤建龙;卢卡奇“总体性”范畴述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6 杨建梓;“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卢卡奇回归马克思的历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2期
7 倪菁;;卢卡奇“总体性的辩证法”再思考——读《历史与阶级意识》[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8 赵一凡;;卢卡奇:西马之起源(下)[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12期
9 宋友文;;卢卡奇论历史与时间[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10 宗国锋;;卢卡奇物化观与马克思异化观之差异[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双利;;内在的超越——卢卡奇论辩证法与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罗纲;;一种浪漫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卢卡奇对反讽辩证法的演进[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马拥军;;从唯心主义总体性到唯物主义总体性——兼评卢卡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自我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刘振起;;“自然即社会范畴”思想解读——浅析卢卡奇的历史—自然观[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韩雅丽;;物化、异化与人的生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8 罗骞;;内在于历史的具体的总体性——《历史与阶级意识》对马克思哲学本真性的阐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9 张双利;;从韦伯到马克思——再论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双重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 黄力之;“卢卡奇现象”:品质重于文本[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为卢卡奇寻找回来的青年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3 于冬云/编写;物化与焦虑[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袁一达(作者系北京大学哲学系99级博士生);对卢卡奇思想的独到见解[N];云南日报;2001年
5 广州大学 鄞壬;卢卡奇对“对象性形式”的批判与超越[N];山西青年报;2014年
6 单世联;“独特的”德国史[N];南方周末;2008年
7 采访人 本雅明·布鲁姆博格 潘·诺格内斯 王平 译;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曲凯 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跳动在音符上的唯物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穆吐;开辟“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思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陈学明;人类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N];解放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袁一达;卢卡奇晚年三大理论创新[D];北京大学;2002年
2 刘向国;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宋朝普;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孟Pr;民主化与人类解放[D];南开大学;2014年
6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银辉;穿越“晦霾”走向新生[D];河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挺;论卢卡奇的同一的主体——客体思想[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艳君;卢卡奇的合类性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3 贾敏;卢卡奇“类”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恒贵;卢卡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3年
5 梁栋;卢卡奇的物化观及其现实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樊晓东;卢卡奇物化理论探析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7年
7 白雪;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人学解读[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顾成东;卢卡奇历史哲学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俊梅;卢卡奇早期辩证法思想述评[D];河南大学;2010年
10 王志昂;评析青年卢卡奇对恩格斯的批评[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49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194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