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民族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09:38
本文选题:波罗的海三国 + 民族 ; 参考:《聊城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波罗的海三国是苏联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加盟共和国。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民族问题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在历史上三国曾长期受到西方十字军的统治或入侵,西方十字军入侵的最大影响就是改变了三国民族正常的历史发展轨道,使三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更倾向于西方,这就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文化形成了很大区别。作为基督教传播的副产品,三国民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民族的形成。到19世纪,沙俄夺取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几乎全部立陶宛。沙俄对波罗的海地区实施分而治之、推行俄罗斯化以及进行农奴制改革等政策,政策的本意是推进俄国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家的统一与融合,但这一政策收效甚微,反而是促进了本土民族运动兴起。一战前期,三国已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组织,并逐步由提升本民族权益和地位走向寻求自治和独立。沙俄国内革命引发的国内混乱为三国的民族独立提供了条件。在国外势力的干涉下,三国相继建立了独立的资产阶级民族政府。三国在国内均建立了不同于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对内推行有利于本民族经济、语言、文化发展的政策,对外则采取了亲西方、敌视和防范苏联的政策。二战前,苏联通过苏_趁孛苄ㄍ滩⒘瞬薜暮H,
本文编号:2013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13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