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非政府组织与印度的腐败治理

发布时间:2018-06-18 23:01

  本文选题:印度 + 腐败治理 ; 参考:《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21期


【摘要】:腐败是印度根深蒂固的顽症,索贿、权力寻租、政党分肥、庇护主义等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抗击腐败,印度政府陆续采取过各种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措施,如构建反腐败法律体系及设立专门的反腐机构,可惜收效甚微。所幸的是,印度的非政府组织如杜白基金等通过持续推动反腐立法的出台、利用媒体宣传以掀起反腐浪潮、加强反腐组织之间的结盟、动员公众参与草根反腐运动等举措,在曝光腐败丑闻、宣传腐败危害、帮助被敲诈勒索者讨回公道等方面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成为有力的反腐推手,为根治印度的腐败提供必要的政治动力支撑,还可以用水滴石穿的方式改变"腐败文化"及"教化"印度公民与政客,不断凝聚反腐共识,为腐败的治理打造中坚力量。
[Abstract]:Corruption is a deep-rooted disease in India. Bribery, rent-seeking, partitioning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asylum have seriously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India's economy and society. To combat corruption, the Indian government has taken various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punish corruption, such as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nti-corruption legal system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anti-corruption agencies, but with little success. Fortunately, India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du Bai Foundation, continue to push for the enactment of anti-corruption legislation, use media propaganda to set off an anti-corruption wave, strengthen alliances among anti-corruption organizations, and mobilize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grassroots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posing corruption scandals, publicizing the harm of corruption and helping racketeers get justice. They can become powerful anti-corruption agents, provide the necessary political impetus to root out corruption in India, and they can also change the "culture of corruption" and "civilize" Indian citizens and politicians in a way that drops of water and stone, so as to forge a consensus on the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To build the backbone for the governance of corrup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735.1;C9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鹏琪;印度快速发展的软件产业对经济的影响[J];南亚研究季刊;2001年01期

2 ;印度经济的成就与问题[J];真理的追求;2001年02期

3 布衣;2003年印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J];当代亚太;2003年12期

4 唐鹏琪;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4期

5 ;《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出版[J];南亚研究季刊;2003年04期

6 于海莲;关注印度经济:成就与问题[J];求是;2004年15期

7 张军;;冷眼看印度经济[J];江淮;2004年08期

8 黎海波;印度经济的多维透视——读文富德研究员《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5年03期

9 左连村;;印度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愿望及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1期

10 马加力;;印度开始崛起[J];亚非纵横;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密达;;印度经济复苏情况及未来走向[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1~2012)[C];2012年

2 张雷;;试论印度现代化的历史经验[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刘小雪;;印度如何保持经济高增长和抑制高通胀?[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印度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5 黄泰岩;梁兆国;;印度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6 张秀明;;海外印度移民及印度政府的侨民政策——兼与中国侨务政策的比较[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林承节;;印度信息产业与现代化模式[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陈荣文;;印度1982年《合会法》介述[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9 王时芬;;中国和印度吸收外资的产业差异——对中国和印度制造业吸收美国直接投资状况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马崇明;;中国、日本、韩国及印度现代化比较研究[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印度总理 曼莫汉·辛格;全新的印度[N];中国贸易报;2005年

2 傅勇;把目光投向印度的理由[N];东方早报;2005年

3 王 婷;广东企业踊跃开拓印度市场[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4 郑红 马海邻;热点:中国印度“经济赛跑”[N];解放日报;2004年

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吴永年;印度“象”能否变成印度“虎”[N];解放日报;2005年

6 陆亨俊 ;印度经济的发展趋势[N];经济参考报;2002年

7 黄一琨;中国与印度:超越单调的比较[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汪璐;印度欲圆大国梦[N];经济日报;2004年

9 卢田;印度正在崛起[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特约撰稿 王建刚;印度:经济提速为执政党提气[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涛;印度经济和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悦;大国梦想:印度经济改革与增长的深层动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杨冬云;印度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兴刚;独立后印度与中东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张伟伟;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张力;冷战后时期印度的外交与战略安全[D];四川大学;2006年

7 吴瑕;俄罗斯与印度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云霞;中印现代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卢岐;印度对外贸易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任佳;印度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机理[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现峰;基于威胁制衡理论的印度军购研究(1992-2014)[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2 谢文清;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发展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张乐乐;国际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省与印度贸易合作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艺恒;9·11后美国对印度政策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程开炳;印度建筑市场的开放性调查及中国企业进入策略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陈旭;印度对中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7 骆乐;印度“东向政策”下的对缅甸外交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8 买浩原;印度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9 孔繁蕴;19世纪印度的女子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陈娟;CWP公司印度电力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71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0371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