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影响老年人居住偏好实现的实证检验
[Abstract]:Whether the living mode can promote the subjective welfare of the elderly depends on whether the preference of residence choice of the elderly can be satisfied. Tak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lderly's residence preferenc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old-age insuranc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is paper studies whether social security can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lderly's residence preference through generalized multi-layer linear model (GHLM). The study found that only 32% of the elderly people's living preference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does not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lderly's living intention obviously. This and social security coverage is low, the strength of protection is not enoug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while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elp the elderly to realize their living preference by linking the inheritance tax and income tax with the living mode, so as to enhance the subjective welfare of the elderly.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商学院;山东龙山绿色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审计问题研究》(15AGL015) 山东省智库——山东龙山绿色经济研究中心资助 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代际经济支持的健康效应、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B1621)
【分类号】:C913.6;D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贵红;;城市老人理想居住模式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4年04期
2 狄金华;魏利香;钟涨宝;;老人居住模式与养老资源获取——对谢桂华研究的再检验[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3 谢桂华;;老人的居住模式与子女的赡养行为[J];社会;2009年05期
4 龚海钢;;从“分异”走向“融合”——“大混居、小聚居”居住模式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7年14期
5 严丽红;;太原市阶层与居住模式[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赵哲;江克忠;;老年人居住偏好及亲子现实居住模式的实证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王会;狄金华;;“两头走”:双独子女婚后家庭居住的新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8 ;本刊连续报道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盘点[J];村委主任;2011年16期
9 潘莉;周瑞佳;;基于美国经验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居住模式[J];城市建筑;2014年05期
10 薛涌;;美国远郊居住模式面临转折点[J];共产党员;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静;;同质聚居与阶层交流、阶层融合——对当前长春市社区居住模式的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季如漪;;从“分异”到“相融”——混合居住模式的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宋伟轩;;中国封闭式居住模式的源流、现状与趋势[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杰;;浅谈如何构建城市集合居住模式[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刘征;陈新;吴南;李文;;保障性住房混合居住模式优化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6 李柯;卢俊强;;住宅小区的发展过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7 吕静;郑秋玲;;“同质聚居”与“阶层交流”、“阶层融合”——对当前长春市社区居住模式的思考[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8 李本智;;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集中居住模式探索——以宁波市镇海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明立;杨风;;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居住模式探析[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龙;单卓然;鄢浩;肖均东;;武汉大学生低收入群体居住状况调查研究——以武汉曙光新村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谢桂华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居住模式、赡养行为与老人福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杨菊华;混合居住模式:助推流动人口从“寄居”走向“安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3 何晓冬;新苏州居住模式向导 新港名仕花园[N];新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玉兰 李兴国;营造乡镇居住模式[N];中山日报;2006年
5 吕俊华;寻找适合健康的居住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 开彦老年住区研究工作室 开彦;亲情养老住区模式初探[N];中国建设报;2013年
7 吴嘉;建筑要与文化亲情对话[N];中华建筑报;2002年
8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开彦;住宅的居住规格与技术趋向[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志刚;小的应该是美好的[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睿;国外“合作居住”社区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a,
本文编号:2120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2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