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核电能否成形——以福岛核事故后的日本社会对策为视角
[Abstract]:Nuclear power industry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Jap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creating the so-called "nuclear power safety myth." But the Fukushima accident has taken a heavy toll on Japan's nuclear development. The proposition of "zero nuclear power" and its negation reflect the contradictory attitude of all circles in Japan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This paper analyzes Japan's current environmental laws and energy policies, and gives an answer to whether zero nuclear power can be formed.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分类号】:D731.3;F41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澜;;从日本核事故谈起……[J];民防苑;2000年01期
2 伍浩松;联合国研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后果[J];国外核新闻;2002年02期
3 王醒宇,施仲齐;核事故早期可防止剂量的计算[J];辐射防护;2002年03期
4 徐勇;核事故和放射性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现状与展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10期
5 田东;邹树梁;;中外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比较[J];中国核工业;2009年11期
6 李玉成;罗楠;陈超峰;;搭建核安全交流国际平台——记日本福岛核事故专题研讨会[J];中国核工业;2011年10期
7 温鸿钧;;福岛核事故后的美国核电[J];中国三峡;2011年11期
8 伍浩松;;福岛核事故两年来美国核工业界采取的行动[J];中国核工业;2013年03期
9 武光江;赵熙;陈东宾;高宜朋;侯政良;刘瀚;王川;;核事故分析及防护措施[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3年06期
10 王立鹏;唐秀欢;龙霖;包利红;万俊生;袁建新;;核事故早期场外应急干预措施优化技术研究[J];辐射防护;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真;;世界核事故对人类和生物学影响回顾[A];2000上海科技论坛BIO-X研讨会暨中德医学生物物理和上海流变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一龙;廖力;何旭;;福岛核事故对某高校大学生核电认知能力的现状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3 诸江;;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的法律责任分析——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视角[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冯嘉礼;张永兴;;基于属性坐标学习和分析的核事故评估与决策模型[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孙健;王百荣;姜文华;来永芳;;福岛核事故对北京地区环境的影响及评价[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辐射防护分卷、核化工分卷)[C];2011年
6 廖力;王一龙;何煦;;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民众恐慌的探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7 徐涵;张志辉;;福岛核事故后让全面风险管理更好的发挥作用[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杜金洲;王锦龙;刘丹彤;石金辉;张经;;福岛核事故核素在我国气溶胶及其近海分布特征[A];第十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凯;王炜;;基于能量释放理论的核事故风险突变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朱雷;;国有大型发电企业在福岛核事故后的核电发展研究[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方珂;细数历史上“够级别”的核事故[N];中国国防报;2011年
2 记者 蓝建中;研究:福岛核事故或已致当地生物基因异常[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3 余昌;福岛核事故为何更多是“人祸”[N];北京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蒋建科;适度发展核电是正确选择[N];人民日报;2001年
5 记者 张志强;乌纪念核事故16周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孟桢尧;中国光有核事故演练还不够[N];中国保险报;2011年
7 记者 方祥生;对核事故的反思不应阻碍未来核能发展[N];光明日报;2011年
8 记者 李禾;环保部:日本福岛核事故长期影响不容忽视[N];科技日报;2011年
9 龙智慧;福岛核事故处理何不交给国际社会[N];中国能源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王鸿良;福岛核事故怎样演变为七级[N];北京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晓秋;核事故早期应急响应的风场和烟羽浓度预测模式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阳;核事故早期实时剂量评价方法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潘欢欢;论核事故侵权责任[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诚杰;核事故危机应对中相关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4 王斌;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的传播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5 蒋世松;国际核应急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宁莎莎;福岛核事故典型气载放射性核素的弥散及辐射剂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王国君;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核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研究[D];南华大学;2014年
8 雷杰;福岛核事故背景下的核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9 谈文姬;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系数的自适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4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4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