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消战略”与卡特时期美国核战略的延续与变化
[Abstract]:President Carter's 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t, Brzezinski, based on his own judgment on the USSR's nuclear balance and the Soviet Union's external expansion, believe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o adjust its military strategy and use nuclear weapons more flexibly to deter and contain the Soviet Union. Prompted by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Brzezinski, along with Defense Minister Gordon Brown, made Presidential decree No. 59 (PD-59) laying out the offsetting strategy. The order was approved by Carter. In fact, Presidential decree No. 59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Nixon Administration's Memorandum of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No. 242 (document NSDM242), using nuclear weapons in a "flexible and selective" manner, in keeping with the 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Memorandum No. 242. And on the basis of controlling the escalation of the crisis, Presidential decree No. 59 further increase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use of nuclear weap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expanded the scope of attack targets, and strengthened the resilience and durability of military plans, To strengthen the credibility of deterrence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政治与行政学系;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美国战略学研究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9)”(2013M5313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核部署研究(1947~1977)”(13YJC770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71.2;D8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磊;;施莱辛格主义与尼克松政府核战略的调整[J];史林;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萨本望;美国核战略的演变及走向(上)[J];和平与发展;1998年03期
2 张静怡 ,宋久光;从“纯威慑”到“实战威慑”———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核战略的演变[J];美国研究;1988年04期
3 潘锐;从“大规模报复”到“星球大战”——论冷战时期美国核战略的演变[J];太平洋学报;2002年03期
4 ;新的核战略政策[J];现代防御技术;197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怡;;中国“反导”背后的核战略[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6期
2 张力;印度学者谈印度核战略[J];南亚研究季刊;2000年01期
3 季志业,傅梦孜,杨明杰,冯玉军,洪建军,吴兴佐;大国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05期
4 裴丽强;威慑与新世纪美国核战略[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5 唐世强;变化之中的俄联邦核战略[J];国际论坛;2002年01期
6 潘锐;从“大规模报复”到“星球大战”——论冷战时期美国核战略的演变[J];太平洋学报;2002年03期
7 潘锐;;从“大规模报复”到“星球大战”——论冷战时期美国核战略的演变[J];美国问题研究;2004年00期
8 胡志东,霍刚;以色列核战略思维模式简析[J];理论月刊;2005年05期
9 李彬;;中国核战略辨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9期
10 孙向丽;;中国核战略性质与特点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向丽;;中国核战略评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李绪成;创建核战略学科[N];中国国防报;2001年
2 魏国安 二炮某部研究员;应继续奉行“有效防卫”核战略[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王国胜 李伟;美国核战略全面改版[N];解放军报;2002年
4 刘一代 何天进;核战略理论专家武天富的探索轨迹[N];光明日报;2006年
5 ;武天富:搏击在核战略研究潮头浪尖[N];科技日报;2006年
6 王新建;俄要放弃“预防”牲核战略?[N];中国国防报;2009年
7 徐光裕;中国核战略基本特征:有威慑无威胁[N];解放军报;2010年
8 记者 袁飞;罗援详解中国核战略:有限威慑与有效打击[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9 韩建军;核武安全事故频繁 美高官争论核战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韩建军;美国要改革核战略[N];中国国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章节根;印度的核战略[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仲春;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刘磊;美国知识分子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洪杰;英、法两国核战略的演变与比较[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施文肖;冷战后俄罗斯核战略调整及其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3 孙珊珊;冷战后美国核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骆平;中国核战略:传统战略文化与现实利益之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俞香淑;美国的全球核战略与朝核问题[D];延边大学;2005年
6 杨竹;核战略与国际关系及中国核战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方方;论冷战后美国核战略演变及其对国际安全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司凤;奥巴马政府核战略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莉;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的中国核战略演进动因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10 闫佼丽;中国核战略与中美、中苏关系(1954-1976)[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72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17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