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角下的公民社会与东亚民主政治的转型
[Abstract]:Charles Tilly, an American sociologist, regards social movement as a unique way and means to realize popular politics. In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civil society is regarded as the popular hope of democratic resistance and transformation. If the social movement widens the scope of the public participants, makes the cooperator's role equal to each other, sets up the barrier for the absolute inequality to enter the public politics directly, establishes the trust network in the public politics, then the social movement will promote the democracy. This paper will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transition of East Asian democratic poli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in four parts, and try to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l socie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East Asian democratic politic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D032;D733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叶海涛;绿色政治与生态启蒙[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李晓鹏;迈向后现代国家:现代国家建构及其未来[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玲玲;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顾莺;学生政治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5 赵杰;压缩与叠加:中国城市化与“生产政治”演化的独特路径(1978-2012)[D];复旦大学;2012年
6 顾德警;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视域下的当代中亚伊斯兰政治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4年
7 罗峰;身体、空间与关系:大都市底层群体日常生活政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岳成浩;民主博弈的边际约束[D];南京大学;2012年
9 刘力锐;基于网络政治动员态势的政府回应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青;集体行动的破解之道[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王强;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思路[D];吉林大学;2014年
3 张豪;群体性事件应对中的“体制性迟钝”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袁宝明;多民族地区集体行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杜延延;国家与工人阶级的形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闫晓玲;民族、资本与近代国家—查尔斯·梯利的国家建构思想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7 周月波;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极化过程和化解对策[D];南京工业大学;2014年
8 刘尧;农村征地动迁引发的利益诉求型群体性事件成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陈舒一;新媒体的社会动员与组织:结构、机会与框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24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2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