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党绿色意识形态发展厘析
[Abstract]: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w social movement, the Green Party believes that the changes of people'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the decline of "class political parties" will inevitably bring about changes in the class basis and behavior patterns of political partie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western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change of people's values, which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green ide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politics", opposes anthropocentrism, insists on non-depth and planarization, and advocates people and people, man and nature. The pluralistic and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共诸暨市委党校教研室;杭州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规划基金项目“西方政党发展路径及现代性变革”(项目编号:11FDJ004)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确认型与竞争性兼融:党内选举优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JDKF02YB) 浙江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网络时代党的形象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JCML01YB)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56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史玉民,魏则云;整体论思想的泛化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演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姚满团;;论埃德尔曼的神经达尔文主义意识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刘精科;;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地艺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朱宏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后现代文化境遇与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宏宝;;生态世界观视阈下高校德育的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王洪波;李颖;;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景君学;;差异与和谐: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超越[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培挺;;宽容:世界城市精神的基础理念——兼谈北京建设世界城市[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世雁;翟波;;建设生态伦理浅论——科技伦理的自然与社会走向[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建国;;论生态世界观[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郭继民;;对“技”的另一种认识——从庄子与西方后现代哲学贯通的角度[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王新龙;;国际安全合作:一种安全哲学视角的解读[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8 赵丽琼;李森;;市场经济中诚信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晴;从“教化”到“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耿淑玲;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课程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9 贺建芹;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明月;儒家文化视野下当代高校师生冲突现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婷;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宏;《人谱》与蕺山学[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8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栋;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娟;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尉利工;;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高飞乐;;新现代性: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6期
3 赵继显;;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中国国际关系学派的诞生[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田静;;“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反思与超越——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解读[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王岳川;后现代性与当代中国[J];唯实;1998年Z1期
6 王建民;;中国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矛盾共生[J];社会科学评论;2007年02期
7 董运生;;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新拓展——“全球化与多元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8 高飞乐;;新现代性: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新阐释[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12期
9 姜奇平;;改革开放的后现代性[J];互联网周刊;2009年01期
10 赵[,
本文编号:2253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5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