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缓冲区机制与政党治理——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22 16:32
【摘要】:在全球化和公民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持续动态、有序发展的缓冲区机制是政党治理有效进行的关键依托。本文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对缓冲区机制与政党治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政党治理缓冲区机制背后的支持因素进行系统剖析,并结合我国实践,就执政党改进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the buffer zone mechanism of continuous dynamic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party governance. Taking the Singapore people's Action Par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ffer zone mechanism and political party governance. On this basis, the supporting factors behind the political party governance buffer zone mechanism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ruling mode and improving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ruling party.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局;中共交通运输部党校;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景峰;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行政体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李国军;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经验与鉴戒[J];探索;2001年03期

3 姜崇辉;;从传统“政党管理”到现代“政党治理”——变化社会中的政党研究转型[J];学术探索;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卉;;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经验[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孙景峰;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行政体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意识形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4 王瑜;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原因简析[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5 孙喜新,刘其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知识建党”伟大工程——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体会与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王荣阁;;中国学者对“新加坡之谜”的新解读——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述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树维;新加坡民主转型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2 丁晓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建设与管理[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3 高瑾;1980年代以来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8年

4 魏娟玲;中国共产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的比较[D];山西大学;2008年

5 张鹏;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曹振华;新加坡一党独大威权政治的民主转型[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田琴;论新加坡的威权政治[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社亮;李光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设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建茹;从魅力型政治走向法理型政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燕;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主义”执政模式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国军;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经验与鉴戒[J];探索;2001年03期

2 甄小英;新加坡的发展与人民行动党执政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正涛;新加坡领导人的国家至上观[J];当代亚太;2003年09期

2 姜卫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J];唯实;2007年02期

3 李济时;;浅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国会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8年07期

4 赖松龄,曹云华;试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新资本主义”[J];东南亚研究;1998年03期

5 朱仁显,王长晖;90年代新加坡政党制度的特点[J];南洋问题研究;1999年02期

6 刘建军;;“国高党低”与政党国家化:对新加坡模式的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李路曲;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改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04期

8 何建平;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略[J];企业文明;2004年12期

9 吕艺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思维的实用理性特征[J];学习论坛;2005年04期

10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敏;;浅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基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宋冬青;季丰成;;践行“两个维护” 树立共同价值观[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庄成三;凌谦;王培强;;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Obase的三级缓冲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5 葛锦平;;对烟草行业树立共同价值观的几点哲学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6 王玫;韩亮;;基于HLA-RTI的语音通信系统实现[A];第五届全国仿真器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海滨;邓雪清;滕惠忠;孙磊;叶秋果;;基于多线程的XTF格式侧扫声纳图像滚动显示技术[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范家福;;牢固树立努力实践行业共同价值观[A];中国烟草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9 汪鹏;;行业共同价值观重在践行[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江豫;;“两个维护”的共同价值观是烟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础[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明灿;河南加强自然文化保护区管理[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周培福;安全确认要“一慢 二看 三通过”[N];中国黄金报;2011年

3 王传林;一款实用的串行E~2PROM读写软件——24C x x[N];电子报;2000年

4 河南 本苯;杜绝缓冲区溢出?[N];电脑报;2004年

5 小米;国内糖市再现缓冲区 用糖企业压力明显[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6 黄伟;科特迪瓦实现国家领土重新统一[N];人民日报;2007年

7 周瑞增;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N];学习时报;2006年

8 姚广明 吴超;以“两个维护”观念做强烟企[N];经理日报;2006年

9 周利勤 陈金红;云南烟叶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下)[N];中华合作时报;2007年

10 吴应禄;用行业价值观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凝心聚力[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荣荣;自主性与制度化:一党独大制的适应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5 刘辉;霍尔推力器电子运动行为的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7 曹建农;基于可分解马尔科夫网的图像分割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黄光奇;SCMP中共享多端口数据Cache结构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9 熊永华;基于TCP的实时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吴援明;网络中自相似业务流的特性及其影响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来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治理的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彭赞;Windows平台下缓冲区漏洞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熊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由民;博弈论视野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国会选举竞选机制研究[D];深圳大学;2010年

5 匡竞;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贾丽敏;人民行动党建设和谐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水仙(Namthip Arthabowornpisan);儒家思想在新加坡社会的体现[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社亮;李光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设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建茹;从魅力型政治走向法理型政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贺拓;Flash应用程序漏洞挖掘与利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7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87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