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安全观的复杂系统论
[Abstract]:The Asian security concept of "common, comprehensive, cooperative and sustainable" is the unique concept and wisdom of China's contribution to world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has the logical basis of complex syste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security concept, clarifies it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ranscends neo-realism, neoliber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and analyzes the complex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f Asian security concept. From the aspects of perfecting the main body structure, clarifying the main contents and innovating the system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Asian security governance system i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224003;91024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03185)
【分类号】:D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萨本望;我国安全观的变化及新的“普遍安全观”的主要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0年01期
2 ;重构国家经济安全观[J];求知;2001年05期
3 张小兵,王军;浅析美国人的安全观[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卢新德;简论新经济安全观[J];当代亚太;2004年03期
5 郭忆薇,聂运麟;中美安全观比较分析[J];国际观察;2004年01期
6 黎石秋 ,徐松竹;贯彻《决定》《条例》 树立科学的安全观[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02期
7 左玲;;国际安全观三大主要理论范式及新安全观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8 张建孝;何小平;;牢固树立正确的安全观[J];西南民兵;2007年09期
9 仲秋;张玉国;;战后日本安全观的延续与发展[J];日本学论坛;2008年04期
10 赵广成;;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基础确立新型安全观——“东亚与东南亚合作安全:回顾经验 迎接挑战”国际研讨会综述[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金林;李东强;;论科学安全观谈安全管理[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德蜀;张爱军;;平安奥运与大安全观[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雯雯;;大力倡导安全观[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4 王汉中;;粮食安全观应与时俱进[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5 蒋方政;;树立科学的安全观,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A];中国铁道学会——2004年度学术活动优秀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5年
6 程鹏雷;焦振炜;;安全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飞江;企业应培育绿色安全观[N];东北电力报;2006年
2 徐达内.com;任仲平否定“均势”和“绝对安全观”[N];东方早报;2014年
3 商务部政研室副主任 杨正位;树立开放的经济安全观[N];人民日报;2014年
4 樊泽才;要树立“三个百分之百”安全观[N];东北电力报;2006年
5 徐平 (作者单位:北京总队十三支队);特战特训保安全[N];人民武警;2007年
6 牛俊峰;安全也是“硬要求”[N];中国国防报;2009年
7 市政协委员 吴建中;全程全域全员树立世博大安全观[N];联合时报;2009年
8 叶干连 广东总队;树立大安全观[N];人民武警报;2010年
9 唐勇 北京总队十一支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N];人民武警报;2013年
10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义桅;用大安全观化解亚洲悖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叶青;二战以来日本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小华;观念与国家安全:中国安全观的变化(1982—2002)[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李学保;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安全合作: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郭忆薇;冷战以来美国的安全战略和安全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中美安全观:差异及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2 党昊;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安全观演变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烨;中国核安全观的伦理探究[D];南华大学;2016年
4 费芸;欧盟安全观与东盟安全观比较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5 荆琪;中国共产党公共安全观探析[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明旭;中国的“亚洲安全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赵汗青;中国共产党的公共安全观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明权;论冷战以来西南边疆安全环境的演变[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林泉;从“9·11”事件透视美国的安全观转变和危机决策[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瞿少华;“9·11”后美国安全观的调整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9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9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