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思维分析
[Abstract]:Ruling thinking is the mode of thinking in power. The ruling thinking of Singapore people's Action Party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and oriental civilization. One of the reasons why Singapore has mad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and displaye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lies in the practical rationality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and the pluralistic and symbiotic ruling thinking.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ruling thinking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is instructive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which belongs to the oriental country and the same long-term ruling part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孙景峰;匡竞;;试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忧患意识的生成逻辑[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勇;;当代新加坡陈嘉庚从边缘到回归——兼论陈嘉庚精神的“本土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郑振清;;新兴工业化中的混合型统合主义——考察新加坡工会运动与劳资政三方代表协商机制[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林;;论新加坡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启示意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2 吴成林;陈元中;;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文化论略[J];东南亚纵横;2007年08期
3 毕世鸿;;多元、平等与和谐:新加坡族群政策评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09年01期
4 隆德新;;新加坡在东盟发展过程中的身份定位[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2期
5 郭继光;李光耀的地区合作观[J];东南亚研究;2000年01期
6 吕元礼;;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4年00期
7 卢艳兰;;新加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介[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8 张凤霞;;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1年01期
9 金波;;新加坡的制度反腐经验[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陈元中;贾丽敏;;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设和谐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J];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雪标;腐败资产跨境追回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云南大学;2012年
3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曾晓祥;冲突管理与东盟地区规范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咏梅;东盟主导东亚经济合作原因、问题与趋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贾凌昌;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李娟;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嵩;新加坡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琳琳;企业和谐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晓;新加坡的“小国大外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钰杰;中国制度反腐执行中的伦理学透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伟;香港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比较(1971—1990年)[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郭卫平;独立以来新加坡马来民族政策的历史考察[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7 蒋焕杰;李光耀法治思想与新加坡特色的法制社会建设[D];安徽大学;2011年
8 魏巍;影响中新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初探(1978-1990)[D];湘潭大学;2011年
9 丁晓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建设与管理[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10 李蕾;从丹东地区丧葬仪式看中国传统丧孝的传承与转换[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晋;;新加坡的民族政策及其运作[J];东南亚纵横;2010年02期
2 刘绵锦;;有效掌控:新加坡一党长期执政的当代中国意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余建华;在多元包容中繁荣发展——新加坡民族和睦的成功之举[J];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元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思维的实用理性特征[J];新东方;2004年12期
2 曹云华;新加坡历届大选:人民行动党的一面镜子[J];东南亚研究;1990年02期
3 李济时;;浅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国会的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8年07期
4 赖松龄,曹云华;试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新资本主义”[J];东南亚研究;1998年03期
5 朱仁显,王长晖;90年代新加坡政党制度的特点[J];南洋问题研究;1999年02期
6 刘建军;;“国高党低”与政党国家化:对新加坡模式的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李路曲;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改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年04期
8 何建平;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略[J];企业文明;2004年12期
9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经验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叶蕴;;人民行动党不能停留在过去的历史里——专访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主席戴尚志(Simon Tay)[J];南风窗;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董敏;;浅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基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3 魏雁滨;张宙桥;;香港中学生的尽教意愿和伦理因素[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4 吕元礼;;入世后政府官员收入研究——新加坡“高薪养贤,厚禄养廉”的启示[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艾玲娟;聂平平;唐伟志;;政党认同与政党生命力[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李路曲;;关于东亚的政党体制与政治转型的思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爱明;人民行动党的变与不变[N];华夏时报;2011年
2 马福运;促进中新两国交流的使者[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刘建军;人民行动党狮子与绵羊的博弈[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郭顺姬;陈庆炎:主打“经济牌”的新加坡新总统[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5 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公众服务意识[N];学习时报;2005年
6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N];学习时报;2008年
7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N];学习时报;2008年
8 梁丽萍;“以民为本,与时并进”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N];学习时报;2003年
9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新加坡的政党制度[N];学习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小三;李显龙:“国父”长子接受民意大考[N];国际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2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隋斌斌;合作主义从理念到制度:瑞典与新加坡福利制度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来良;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治理的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熊然;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3 由民;博弈论视野下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国会选举竞选机制研究[D];深圳大学;2010年
4 匡竞;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忧患意识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社亮;李光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建设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毅;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一党长期执政与“新加坡式的民主”[D];外交学院;2006年
7 贾丽敏;人民行动党建设和谐新加坡的基本方略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8 姜卫平;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郭冠军;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议员服务选民制度[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赵燕;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威权主义”执政模式评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9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299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