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民族关系调控中的动态治理——以双语政策为例
[Abstract]:The regulation of national relations in Singapore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Singapore, and its success benefits from the dynamic governance of the government. Taking bilingualism polic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governance in the regulation of national relations in Singapore, from which we can understand the values and governing experiences of political leaders in Singapore, and provide lessons for the multi-ethnic countries in regulating nation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一般课题(2014353)
【分类号】:D73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詹世友;;国家理由与“德行”奥义——马基雅维里政治哲学探微[J];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丽英;;吉登斯“反思性”思想的运行逻辑[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张楚瑶;;立足本土 回归健康——安徽养生健康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浅析[J];新闻世界;2010年S2期
3 贺小光;;网络社区信息交流规则初探[J];情报科学;2011年02期
4 山小琪;伽达默尔“诠释学经验”之省思[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王有升;学校改革的社会学研究简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王有升;杜垒;;论学校教育实践的生成与变革逻辑——一种社会学分析[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景亮;;浅谈我国民营企业政治行为[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23期
8 张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及其制度基础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9 菅志翔;;民族历史构建与现实社会因素(续)[J];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10 翟艳春;;宗教的结构化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晋佳;陈晔;赵帅斌;;违章建筑与农民行为——基于斯科特和波普金的理论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3 罗永仕;;“造物”工程的社会合理性阐释[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张艳;;安徽省六安市张集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二重性——探讨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下的民主建设意义[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友梅;;自主性的增长: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佩国;;地方性秩序的再生产——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多元互动[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家峰;;风险社会中的前瞻性管理——政府管理的战略设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兴智;;我国公民文化发展逻辑:协商民主的视角——以温岭民主恳谈会为个案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林星;;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风俗变迁——以近代福州为例[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作双;俄罗斯经济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城市社区主体互动困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顾晶晶;全球化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张擎;天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综合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莹;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活空间变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6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马珂;社会学视域下呈贡大学城周边聚居变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小洪;我国网络公共领域规制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培森;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系统化研究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宝璋,马运法;平顶山市现阶段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统战;2000年05期
2 王希恩;深刻理解“和谐”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8期
3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J];攀登;2005年06期
4 吴群;;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关桂霞;;构建青海和谐民族关系的调研报告[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吕永红;刘闽;高永辉;;社会资本在民族关系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于海泉;;关于民族关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回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贾东海;米娟婷;;新世纪西部边疆民族宗教问题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影响——以新疆为例分析[J];社科纵横;2007年02期
9 冉红芳;;略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凝聚力[J];世纪桥;2007年05期
10 张睿丽;;当代民族主义思潮评析[J];理论月刊;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杰舜;;中国民族团结在世界民族关系中的示范作用[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丁汝俊;敏生兰;;论贫困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圣敏;;历史上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4 刘万庆;;中国都市多民族化及民族关系的构建[A];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C];1998年
5 徐黎丽;陈建军;;论风俗习惯与民族关系的互动影响[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穆殿春;;协调民族关系 促进民族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崔成男;尹金山;方昌国;;西部大开发:解决民族关系深层问题的有效途径[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阿荣;;从解脱与救赎的宗教观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发展[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9 张佳生;;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潘先楞;;陵水县黎汉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婷轩;中华民族自觉进程中的关键一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许世昌 张修建;菏泽市政协着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N];联合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忠洪 通讯员 石凌广 杨志军;17.2万各族群众就是一家人[N];桂林日报;2008年
4 整理 王甜;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徐世澄;玻利维亚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中)[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记者 张雪飞;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N];云南日报;2011年
7 记者 吕宁丰 实习生 蔡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促进社会协调发展[N];南京日报;2006年
8 记者 齐展;要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促进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和谐发展[N];辽源日报;2010年
9 记者 马敏;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N];华兴时报;2010年
10 李愿 李晓燕;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N];陕西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葛艳玲;当前新疆北疆基层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徐畅江;民族关系的国家建构[D];云南大学;2013年
4 张媚玲;中国西南边疆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贾毅;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郑生忠;社会转型时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宗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12年
9 蒋立松;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关系基础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晓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利花;构建内蒙古和谐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3 张婷;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内蒙古民族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卫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雷海;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吴敏;深圳特区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其力木格;扎赉特旗蒙古族汉族通婚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琴;德昂族民族关系研究(1949~2009)[D];云南大学;2010年
9 刘吉东;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及其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贾灵充;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南民族工作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1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30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