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诺克与工党重建(1983—1992年)
[Abstract]:1979-1983 was one of the most turbulent and volatile periods in 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Labour Party. In October 1983, Kinnock took over the historic task of reviving the Labor Party at a critical juncture of ideology, organization and election. Kinnock was the first to devote himself to the organizational reform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Labour Party. He set up a middle-left alliance with resistance to reform. On this basis, through gradual reform, the upper levels of the party will be restored to control,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will be expanded,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bor Party and the trade unions will be adjusted. Thus, the Labour Party will be transformed from a party with no authority, no democracy within the party, various sectarian groups, and infighting among itself. Transformed into a cohesive force, combat effectiveness, organized life in all aspects of the orderly operation of the party. This is a crucial step in reviving Labour. The introsp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Labour Party's policy constitute another important part of Kinnock's reconstruction of the Labor Party. Labour's rise and decline was largely due to its traditional theory that policies could not adapt to the new realities of British society and were not accepted by middle-class voters. Kinnock made a comprehensive introspection and adjustment of ownership policy, market policy, macroeconomic policy, welfare policy, European policy, etc. The new theories and policies agreed by the mainstream British voters increased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Labour Party to some extent. As the leader of the Labor Party, Kinnock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re-emergence of the Labor Party, and his special position and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bor Party is beyond doubt. Of course, in the face of Labour's unprecedented predicament and the severe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Kinnock's reconstruction is bound to be limited. This also determines that in the history of the Labour Party, Kinnock is both an outstanding man of the past and a transitional figure. In a sense, without Kinnock's efforts to rebuild the Labour Party in 1983-1992, there would be no overwhelming victory in Blair's 1997 general election and no "third way" theory. Finally, the author thinks about th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of 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Labour Party promoted by Kinnock, and thinks that if a political party wants to develop and grow, it must carry out re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times, must strive to expand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par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we should transcend the shackles of "left" and "right"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7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纪宏;;切实保障选民的“被提名权”[J];浙江人大;2011年07期
2 赵勤敏;洪进;;村委会选举中的价值观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莫纪宏;;切实保障选民的“被提名权”[J];人大建设;2011年07期
4 王宏;吕召猛;庞书明;;临清开辟创新“民情直通”强化代表联系选民工作[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7期
5 朱哲莹;;为代表开设民意直通车[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8期
6 厉涵;;一场特殊的“面试”——记一次市、乡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J];时代主人;2011年07期
7 张敏;;接访奏出“和谐曲”[J];人大建设;2011年08期
8 汤耀国;;县乡人大换届:城乡选民首次平等选代表[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5期
9 莫纪宏;;切实保障选民的“被提名权”[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10 许士光;;选民或者代表的提名权应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J];人大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娟;;中国政治选举发展的宏观分析——从文本与实践两个角度[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娟;邹树彬;黄卫平;;2003年深圳市区级人大代表竞选现象:过程、动因、问题、意义与启示[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倩;许艳娜;;人大代表选举引入竞争机制不等于是西方的竞选[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袁达毅;;中国选举制度改革论纲[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斯俭;;乡镇长直接选举试点之制度比较[A];第二届中国地方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光喜;;西方国家选民问责政府的路径分析——兼谈西方国家选举对政府问责的影响[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业亮;;美国2006年中期选举及其对美内政外交的影响[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8 黄卫平;唐娟;邹树彬;;全球民主化浪潮中的深圳人大代表竞选现象解读[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a\;;改革民主选举制度刍议[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10 沈剑平;;为什么全球化中民主国家的选举不那么“民主”了?[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培元;增强代表与选民的互动性[N];法制日报;2005年
2 赵立田;官员代表应带头向选民述职[N];人民代表报;2004年
3 迟国维;代表和选民“单聊”的意义[N];人民代表报;2005年
4 于乙;加强与选民的联系[N];湘潭日报;2005年
5 本报通讯员 陈玉薇;架起代表与选民沟通的桥梁[N];宜昌日报;2005年
6 记者 李晓鹏;“代表热线”拉近选民心[N];浙江日报;2004年
7 张建升;代表,请与选民“亲密接触”[N];检察日报;2003年
8 王旺声 郑志 刘益清;代表向选民述职 选民给代表打分[N];福建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陈洁娜 实习生 徐芬娜;选民一个电话 代表随叫随到[N];南方日报;2004年
10 徐竹滨;代表门前一把“尺”[N];人民代表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淑慧;金诺克与工党重建(1983—1992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鹏辉;1992年以来俄美在核问题和欧洲安全领域的合作与矛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杨云彪;选举的逻辑[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雅琴;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张向奥;选举的逻辑:政治发展的视野[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哲馨;推销总统:作为执政策略的白宫政治营销[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项峰;地方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姚华;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6年
9 韩小龙;《南总里见八犬传》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立平;美国政党与选举政治(1976-200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成旭;试论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改进和完善[D];延边大学;2000年
2 刘新;台湾政治文化对选民非理性选举行为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金卫;农村选举行为及其与选民性格特征关系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爱清;美国总统大选中媒体报道及其对华决策的影响分析——以1992年美国对台军售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5 高大成;村级选举竞票问题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向东;转型期的农民政治参与[D];河南大学;2001年
7 郭英伟;试论我国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劲;竞选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9 秦为海;基于匿名信道的电子选举协议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郭策;用“定位理论”分析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的电视广告[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3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35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