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关于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再认知——冷战后美国学界对日研究的厘析

发布时间:2019-05-29 00:29
【摘要】:冷战后,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是否发生质的变化展开了争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建构主义学者对日本"反军国主义文化"的研究略占上风。他们指出,冷战后的日本安全政策在"反军国主义文化"的制约下不会发生质的变化。21世纪以来,新现实主义与制度自由主义的研究成为主流:前者认为,由于安全环境的变化,日本走向"正常化军事大国"的道路不可避免;后者指出,日本在安全态度上转向"国际主义",美国可以利用其在军事方面的主动性深化美日同盟关系。美国学界还着重从文化规范、公共舆论、选举体制、政党政治、政治体制等视角,探讨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根源。美国学界对日本安全政策变化的研究呈现路径多元、视角丰富等特点,但也存在陷入范式之争、忽视政治势力对公共舆论的逆向影响等诸多不足。总体而言,出于为自身战略利益服务的"实用主义"立场,并受缚于日本财力的支持,美国学界的研究缺乏全面的历史观,且受价值观的影响颇深。
[Abstract]:After the Cold War, the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began to debate whether there had been a qualitative change in Japan's security policy. In the mid-1990s, the study of Japan's "anti-militaristic culture" by social constructionists had the upper hand. They pointed out that Japan's security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will not change qualitatively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anti-militaristic culture."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study of neo-realism and institutional liberalism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he former believes, Due to the change of security environment, Japan's road to "normalizing military power" is inevitable. The latter pointed out that Japan has turned to "internationalism" in its security attitude a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can use its military initiative to deepen the alliance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also focus on the root causes of Japanese security policy chang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norms, public opinion, electoral system, party politics, political system and so on.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Japanese security policy in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e paths and rich perspectives,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falling into the dispute of paradigm and neglecting the revers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forces on public opinion. Generally speaking, due to the "pragmatism" position of serving their own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the support of Japanese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research in American academic circles lacks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history and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values.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世界主要国家安全体制机制研究”(11JZD04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R.塞缪尔斯 ,曲翰章;对美国日本学研究的全面回顾[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2 高芳英;美国的日本研究概述[J];世界历史;1994年03期

3 智利疆;;近二十年来美国的日本研究概述[J];日本研究;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智利疆;;近二十年来美国的日本研究概述[J];日本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米锋;德川时代社会结构及思想变迁[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强静雨;日本自民党兴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R.塞缪尔斯 ,曲翰章;对美国日本学研究的全面回顾[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2 高芳英;美国的日本研究概述[J];世界历史;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立群;美国学界对中国亚洲政策的认知[J];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承红;;重温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界有关“美国衰落论”的争论——兼及当下的“美国衰落论”[J];当代亚太;2011年01期

3 张新平;杨荣国;;试析美国学界新“弃台论”思潮及其面临的批评[J];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03期

4 书剑;初识美国证券法[J];法律与生活;2004年14期

5 郭树永,郑桂芬;冷战后美国学界的俄罗斯“国家重塑”研究[J];东欧中亚研究;1999年04期

6 阿苏勒;;美国学界对“民主大选优越性”的困惑[J];文化纵横;2013年02期

7 王则柯;;挽救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努力(下)[J];珠江经济;2000年11期

8 齐兴霞;;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国内民主与外交——对美国学界相关研究的评介[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1期

9 刘海涛;;二战后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兴起[J];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10 于海青;;当前美国学界围绕不平等问题的争论与思考[J];红旗文稿;201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郑讴 编译;美国学界反思“占领运动”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斌;20世纪下半期美国学界对儒学与民主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87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87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