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网络安全国际合作机制探究

发布时间:2019-06-07 14:07
【摘要】:不对等的依赖关系带来不同行为体对网络安全不同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敏感性程度较大的行为体长期遭受互联网边缘化的消极影响,甚至不惜采用准军事手段以补偿自己面对网络安全脆弱性造成的代价。这样的现状使得合作机制的信任基础得不到保障,无法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应对网络安全。建立合作机制,首先要寻找并收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其次是将网络资源与权力重新分配,缓和不对等的依赖关系。在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中,国际组织、国家与非政府行为体之间应该分工合作,特别以国家作为"软机制协调"的中心环节。
[Abstract]:Unequal dependence leads to different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different actors to network security. The more sensitive actors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Internet for a long time, and even do not hesitate to use paramilitary means to compensate themselves for the cost of fac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network security. Such a situation makes the trust found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can not be guaranteed, and it is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deal with network securi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on mechanism, we should first find and collect the problems that everyone is concerned about; secondly, we should reallocate the network resources and power, and ease the unequal dependence. In preventing and combating cybercri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tates and non-governmental actors should divide work and co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state as the central link of "soft mechanism coordination".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D5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宪,叶玉丹;信息安全与防御[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昕;;阿拉伯国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挑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5期

3 车效梅;李晶;;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大都市的崛起[J];城市问题;2011年12期

4 高超;;浅析加权平均法在多目标决策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6期

5 宋效峰;试析中国和平崛起中的软权力因素[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徐丹丹;近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信息社会及其结构的研究述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欧福永;黄文旭;;比较法、因特网与法律趋同化[J];时代法学;2008年02期

8 刘晓茜,常福扬;信息时代的国家主权[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李晓红;浅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监管[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3期

10 郑声文;关于保障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的战略思考[J];兰州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衍;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中的互联网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刘斌;新科技革命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D];外交学院;2005年

4 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沈逸;开放、控制与合作: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6 汪晓风;信息与国家安全[D];复旦大学;2005年

7 苏杭;日本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杨剑;信息技术空间:权力、网络经济特征与财富分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9 林涛;科技与大国崛起:国际关系学的视角[D];暨南大学;2008年

10 姜海南;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安全与中国政治安全维护[D];暨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稳;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外交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谭耀远;新世纪中国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韩絮;论网络媒体对中国外交决策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1年

5 左敏;山东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方长勇;因特网与美国文化霸权[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7 林世芳;论信息化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声文;试论我国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亚嫔;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建设回顾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强;论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俊怀;;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维护国家网络安全[J];今日中国论坛;2011年06期

2 闵剑;国际反恐怖合作探析[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罗伯特·S·穆勒;谢华;;打赢网络安全战的关键[J];人民公安;2010年10期

4 江西元;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若干特点[J];国际观察;2000年01期

5 胡_,

本文编号:249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49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