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治变动及其对华影响——一种结构、生态与政策的演化视角
[Abstract]:The change of regime in Japan in 2012 provides a clue for investigating the political changes from the Democratic Party to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and their external influence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arty structure, political ecology and policy tendency. By analyzing the three core variables of "structural conservatism", "ecological rightist" and "policy normalization", we can judg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of Japanese political evolution, such as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LDP regime, the changes of foreign political ecology and trend of thought, and the strategic and policy tendency. This kind of characteristic and trend will bring continuous influence and test to Sino-Japanese relations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relatively stable conservative regime and in the policy fields involving "values", interest disputes and military securit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分类号】:D7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昭奎;;复交40年: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日本学刊;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雪彦;;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在基层农村的形成障碍及理性消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朱平;道德的公民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论公民道德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钟芸;政治冷漠作为一种政治行为类型的根据和特征[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李龙海;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意义和问题[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5 李昕;;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人民政协与国家转型之思[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赵林记;;试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王俊;;抗战时期制度视野下国民政府反腐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启示[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常瑞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才智;2010年13期
9 李雷;;领导者用权之影响因素[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石庆菊;杨远旺;;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三大发展趋势[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怀球;;构建和谐社会要高度重视政治关系和谐[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新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政治参与与中国农村政治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3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4 王仁_g;;理顺行政问责思路 高效推进行政问责[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茂林;陈新;;论宪法秩序与社会和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6 陈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宪政素质,推动民主法治建设[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杨云珍;;美国社会转型时期两党制的演变及其适应性分析[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沈银红;;浙商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因素及改善对策[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9 陈良;;21世纪加拿大共产党的生存与发展[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10 冀录娜;;建设服务型政府 保障和改善民生[A];民生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研究——基于公共事业发展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途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红竹;新时期中国行政问责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海胜;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阎德学;冷战后的日本俄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慧;柔性领导的理论构架与实现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凤敏;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权威的系统建构与重塑[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丽;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新变化[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4 曹祖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丛超;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态[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孔春华;工程纠纷中权力差异影响机理及度量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李成保;实用性抑或实践性[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鑫;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阮文玲;工科大学生政治意识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连武;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慧玉;;日本首相公开加入“购岛”闹剧[J];世界知识;2012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伯江;;改革:日本政治主旋律的起与落[J];当代世界;2008年04期
2 刘长敏;试析当今日本政治的右倾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年06期
3 李阁楠;战后日本政治的大众化趋势[J];日本学论坛;1999年01期
4 渠长根;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原因透视[J];国际观察;2001年04期
5 文琼;举步维艰的日本政治大国之梦[J];当代世界;2003年07期
6 张玉国;挑战与应战:变化中的日本政治[J];东北亚论坛;2004年02期
7 吴寄南;“小泉神话”与日本政治的转型[J];日本学论坛;2005年02期
8 黄大慧;;不断走向“保守化”的日本政治[J];教学与研究;2005年12期
9 刘兴华;;日本政治右倾化演变过程及其背景[J];国际资料信息;2005年12期
10 高洪;小泉政权在灾年中的政治“丰收”——2004年日本政治回顾与展望[J];日本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青木一能;;金融危机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对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的冲击[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任常毅;;新中国60年中日关系面面观[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3 刘江永;;“311”大地震对世界经济和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4 徐启新;;日本特大地震对中日关系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5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6 ;征稿简约[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7 徐启新;;我学会与日中关系学会交流合作的新起点——记两学会共同举办的国际研讨会[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2期(总第103期)[C];2011年
8 石善涛;;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的历史考察[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韩洪洪;;未来发展中日关系应注意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10 唐正繁;;近年来我国关于政治生态问题的研究综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立华;政治生态小说真实最难得[N];中国商报;2005年
2 本报评论员;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N];安庆日报;2008年
3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汪建设;关于政治生态建设的思考[N];黄山日报;2008年
4 李江;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保持机关风清气正[N];黄山日报;2008年
5 记者祁俊 实习生黄忠丽;积极构建纯净优良充满活力政治生态[N];黄山日报;2008年
6 余红松;加强作风建设 优化政治生态[N];安庆日报;2009年
7 苏宇光;为优化政治生态献策出力[N];巢湖日报;2010年
8 寇占文;政治生态不可小视[N];承德日报;2011年
9 本报评论员;促进大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N];盘锦日报;2011年
10 ;六中全会彰显良好政治生态和中国形象[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侯德贤;冷战后亚太地区中日关系与美国因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田林珠;新时期中日关系的走向及中国对日外交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新堂;从血仇到友邻[D];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
6 游博;中日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凡夫;追索正义与尊严的艰难诉求[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敏;试论冷战后中日关系演进中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适;浅析冷战后中日关系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田芳;发展中日关系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龚健;日本民族特性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包志荣;从文化因素论二战后的中日关系[D];暨南大学;2009年
6 陶宇;日本非政府组织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广英;中日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化解[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修志成;建构主义视角下中日关系的困境与解决途径[D];延边大学;2010年
9 董磊磊;运用高中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实践和体会[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鹏飞;论21世纪初的中日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15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1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