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日本中国新移民人口迁移的特征分析——以名古屋个案为例

发布时间:2019-08-17 09:28
【摘要】:论文以名古屋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在住中国人的出生地、社会阶层、数量变化和职业结构等方面的实地考察,解析了近年来日本中国新移民的人口迁移主要因素、人口变化趋势、要因以及职业分布特征。论文认为就业机会、居住环境、地域国际化政策是中国新移民迁入名古屋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中日关系的波动和恶化,是中国人口增加率呈现迟缓趋势的主要因素;在日本"构建多文化共生社会"的新政策背景下,华侨华人社会迎来了崭新时代。新华侨适应主流社会的方式和形态与老华侨大不相同。
[Abstract]: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Nagoya,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birthplace, social class, quantitative change and occup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iving in Jap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chan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ccup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new immigrants in Japan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holds that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gional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y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relocation of Chinese new immigrants to Nagoya; the enhanc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 China's one-child policy, and the fluctuat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for the slow trend of China's population growth rat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policy of "building a multicultural symbiotic society" in Japan,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has ushered in a new era. The way and form of adapting the new overseas Chinese to the mainstream society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ld overseas Chinese.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
【分类号】:D523.8;D7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付兵;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向马来西亚的人口迁移[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4期

2 邬沧萍;杜鹏;;把人口迁移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评《中国人口迁移新探》[J];群言;1991年05期

3 陆发玉,陆生发;建国后我国人口迁移历程初探[J];世纪桥;2003年03期

4 崔成有;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裂变[J];政法学刊;2005年02期

5 郭秀文;;近现代广东人口迁移的特点(1840-1949)[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李顺发;国内人口迁移、流动性质的划分与评价[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7 倪树高;;依附论的人口迁移思想评述[J];拉丁美洲研究;1992年05期

8 贾春利;;浅论跨国人口迁移对当代国际社会的影响[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邹逢佳;;少数苗族群体人口迁移现状分析——以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和平乡搬迁户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0 王国霞;鲁奇;;中国近期农村人口迁移态势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蒲英霞;鲍曙明;;中国人口迁移和贫困之间的实证分析:基于2000五普数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鸿;;广西人口迁移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何一鸣;;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四川人口迁移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丽;;青藏铁路沿线的民族人口迁移与文化适应[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6 朱金;刘欣;邵帅;;沪苏浙皖地区的人口迁移潜力、迁移特征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启示[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7 沈建法;;1985-1990至1995-2000中国省间人口迁移空间结构与系统变化效应的分析(英文)[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邵岑;;对春运“民工流”人口迁移的探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安介生;;历史时期中国人口迁移“法则(规律)”论纲[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沈建法;王桂新;;人口迁移的户口效应:广东省户口移民与非户口移民的比较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 陈家伟;姓氏分布与人口迁移[N];光明日报;2014年

2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袁政;简论人口迁移理论的跨学科应用[N];光明日报;2009年

3 余庆年 施国庆 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0年

4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我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的新特点[N];文汇报;201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顾宝昌;中国进入由人口迁移和流动主导人口态势的时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6 记者 刘海英;英探讨人口迁移与环境变化的关系[N];科技日报;2011年

7 魏星 王桂新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十二五”人口迁移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N];中国人口报;2012年

8 通讯员李亚楠;姓氏演变揭示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杨云彦(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与区域研究所);我国的人口迁移及其政策导向[N];中国人口报;2005年

10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折射文明与进步的人口迁移[N];工人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振营;人口迁移的规律[D];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

2 张祺;中国人口迁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江立华;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丽;公共产品配置对人口迁移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阮征宇;跨国人口迁移与国家安全——一项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杨靳;人口迁移与农村贫困[D];厦门大学;2003年

7 逄锦波;青岛市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8 李袁园;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杜吉国;黑龙江省人口迁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吉节;2000-2005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分布状况和经济动因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浦建兴;中国人口迁移法律制度的变迁和改革[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吴阳香;大城市人口迁移与房价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田鲁;人口迁移对1980年以来郑州人居环境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8年

5 李丽君;新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6 李曼曼;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张佳琦;陕西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宋玉琴;人口迁移对城市本地就业的影响[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路鸣;辽宁省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陈鹏飞;1920-1937年河南灾荒性人口迁移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7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27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