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2~2013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单位】: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纵横》编辑部;
【分类号】:D7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强;;印度尼西亚: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0年03期
2 杨晓强;韦忠福林;;印度尼西亚:2010~2011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1年03期
3 周叶中,司久贵;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赵晓呼;;20世纪中国政党发展回顾与新世纪展望[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李晨阳;;缅甸:2010~2011年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11年04期
6 王向东;;中华民族赶超西方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林宏宇;;2005年中美关系回顾与未来展望[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鱼小辉;;略论当今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阿卜杜·拉赫曼·赛义德;刘风华;陆映波;罗林;周华;;中沙关系回顾与展望[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4期
10 陈成文;张丽芬;;社会分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雷振;;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社区参与实践[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李一平;;新加坡的现代化与文化转型[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良生;;新马关系中的水因素[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4 戴学稷;;孙中山 新马华侨与辛亥革命[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5 贺圣达;;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6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7 徐孟颖;;清廉国家廉政机制对比研究[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8 ;上海中山学社学术活动简讯[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俞新天;;亚太地区的发展前景及中国的作用[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10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 军;新加坡是如何培养“清官”的[N];人民代表报;2005年
2 记者 刘超;吴邦国贾庆林分别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川梅;新加坡:从“电子政府”到“整合政府”[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姜玉涛;市领导会见新加坡企业家代表团[N];常州日报;2007年
5 赵良英;俞正声会见新加坡客人[N];湖北日报;2007年
6 记者 赵良英;省政协宴请香港新加坡客人[N];湖北日报;2007年
7 张云龙;有感于新加坡政府的服务理念[N];衡水日报;2007年
8 记者 张顺;曹刚川会见新加坡武装部队总长[N];解放军报;2006年
9 肖振;廉洁高效的新加坡公务员制度[N];济宁日报;2006年
10 徐亚华;丁大卫会见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总裁[N];南通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3 张斌;李光耀、苏哈托、马哈蒂尔强国政治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虎;国家利益与媒体国际报道[D];暨南大学;2007年
5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6 陈奕平;依赖与抗争[D];暨南大学;2006年
7 王良生;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东盟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杨明星;“第三方外交”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连帅;新加坡推行电子政务的经验和启示[D];吉林大学;2006年
2 覃敏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方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3 董立彬;新加坡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靳莉;新加坡公民道德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冯平;新加坡行政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孙建红;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D];山西大学;2007年
7 王文明;威权政治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D];四川大学;2007年
8 刘智勇;韩国和新加坡威权政治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瑾;1980年代以来新加坡威权主义政治的新发展[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陈丽芬;冷战后新加坡对美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39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3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