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的危机管理政策——十月战争与马岛战争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6 05:29
【摘要】:在国际危机中采取何种政策来巩固与盟友的关系,以实现其战略意图,是美国一直以来对国际危机进行管理的重要考量。十月战争和马岛战争,分别涉及到美国的特殊关系国以色列和英国,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是影响战局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不持立场"、"维持原状"、暗中支持和公开援助其特殊关系国等手段,是美国采取的国际危机管理的共同政策取向。日本作为美国在东亚的特殊关系国,这些政策共性对于理解当前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政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美国在支持这些盟国背后是对"他者"因素的考虑,这是美国之所以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基本动因。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中东环境纷争与美国的平衡战略研究(1948-1974)”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LSJ05 曲阜师范大学校青年基金(XJ201229) 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BSQD20110106)
【分类号】:D7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永虎;;尼克松政府对中国钓鱼岛政策初探[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02期

2 刘合波;;缓和与1973年中东战争的爆发[J];齐鲁学刊;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得刚;;国际关系三大主流学派的权力观及其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晓龙;东亚区域主义与中国周边外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沈文辉;;从宗教视角透视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悖论[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9年05期

4 范鸿达;洪正;;中国在中东的风险分析:以海湾地区为例[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4期

5 邹函奇;评析进攻性现实主义权力理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吴疆;王先丽;;“新布什主义”与中亚地缘政治格局[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蔡丽华,孔庆茵;三种现实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经典现实主义、防御型现实主义与政府中心型现实主义[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8 黄凤志;;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境的多维透视[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张福财;;东北亚三国(中俄朝)与美国单边主义[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3期

10 李慧明;;和谐世界——崛起之后的国际理念与终极目标[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林民旺;;国内观众成本与国际合作[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3 赵广成;;国际体系的中产阶级化与没有收益的非对称冲突[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4 陈小鼎;;探析结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理论的构建[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5 杨原;;大国崛起进程中的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6 董彦良;;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秦国的兴起[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7 凌胜利;;美国亚太联盟转型的动力探析[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王翔宇;;美国战略文化中的实用主义——以“责任规避”为例[A];国际关系研究:新发展与新问题——2012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王黎;陈海鸿;;论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钟馨;1976-2001年中国对外传播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曹迪;国家文化利益视角下的中国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燕军;二战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6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7 程铭;近代以来日本的地缘政治思想与地缘战略选择[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9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策;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琪;冷战后国际格局变迁与蒙古外交政策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申健;巴以问题:困境与出路[D];湘潭大学;2010年

4 罗满秀;试论国际政治资源对金融危机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5 邢西敬;国际政治格局新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雪;苏联中东政策的调整及实践(1954-195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宋红红;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国际合作:理论、行为及机制[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箫轲;冷战后周边大国的对朝政策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爽;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形象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植荣,蒋苏晋;美国与中日钓鱼台列屿争端[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03期

2 郭永虎;;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志斌;;有关中东十月战争后的部分历史文献[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6年02期

2 赵绪生;后冷战时期与冷战时期危机及危机管理比较[J];国际论坛;2003年01期

3 冯海沧;;论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实用主义原则[J];红旗文稿;2004年21期

4 孙健;张磊;;从印度洋海啸灾难看国际危机管理合作机制建设的必要性[J];东南亚之窗;2007年01期

5 唐钧;公共危机管理:国际趋势与前沿动态[J];理论与改革;2003年06期

6 向良云,刘承良;危机管理中的政府组织结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4年02期

7 邱荷;我国的危机管理呼唤服务型政府[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8 顾林生;借鉴国内外经验 构建北京应急管理体系[J];前线;2005年08期

9 向玉琼;论政府危机管理的制度创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蔡子强;;“看得见”的危机管理[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查道炯;;东亚地区的危机管理:地震、流行病(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高兰;;历史问题与中日危机管理中的美国作用[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3 过聚荣;;应急管理与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苏忠林;;论加强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车德帅;;公共危机事件处理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裴乐;;论城市政府信用危机的应对[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朝晖;;借鉴国际城市经验完善首都应急管理机制[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革;;基于系统观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建[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朴贞子;;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方案及原则[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下)[C];2005年

10 邓文;;建立健全社会预警和应急机制,构建服务型政府[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宗雷;美国危机管理的机制[N];学习时报;2003年

2 魏宗雷 ;美国危机管理的机制[N];学习时报;2002年

3 徐学群 胡继平;日本的危机管理: 决策和协调体制[N];学习时报;2003年

4 陈洁华;“转危为机”是上品[N];解放日报;2007年

5 刘刚;危机管理的三项修炼[N];福建工商时报;2007年

6 郭晓来;美国的国家危机管理[N];学习时报;2006年

7 记者 邵杰;国际社会指责以色列挑衅[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 林川 记者 聂晓阳 明大军 记者 顾震球 记者 聂晓阳 钟翠花 杜震;以色列 抗议声四起[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谢克;“危机管理”救得了扁当局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一鸣;以色列为何大打出手?[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辉;从波斯湾到朝鲜半岛:后冷战时期美国危机管理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云龙;1954-1955年中美台海危机管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陈先才;当代国际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高恩新;过程、行动者与危机管理[D];复旦大学;2008年

6 程皖;美国对约旦外交政策研究(1946-196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智;美国中东政策研究(1967-1974)[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禹守根;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及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志峰;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宁磊;当代中国国际危机管理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晓伟;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危机管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琳;对抗的限度——1958年台海危机中的中美互动与危机管理[D];外交学院;2004年

5 王昶;美国外交的危机管理决策机制——兼论其对中国的参鉴意义[D];外交学院;2001年

6 杨洋;中国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超;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与公信力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鲁圣福;完善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若干思考[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项小军;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10 肖晓署;探析我国危机管理中媒体与政府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1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41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