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移民国家认同的分层研究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3AZD018)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
【分类号】:D5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郭玉聪;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新移民[J];当代亚太;2004年09期
2 华金·阿朗戈,黄为葳;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03期
3 秦在东;谢成宇;;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4 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年04期
5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王卓君;何华玲;;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囿[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7 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进华;;改革开放30年福建新移民的发展与贡献[J];八桂侨刊;2008年04期
2 唐小丽;;少数民族政治认同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3 郑娇;叶兴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研究[J];兵团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4 方少勇;;拉文斯坦移民法则与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5 严志兰;;跨界流动、认同与社会关系网络:大陆台商社会适应中的策略性——基于福建台商的田野调查[J];东南学术;2011年05期
6 高伟浓,钟剑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对马来西亚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2003年04期
7 马德峰;;中国工程外迁移民社区安置中的冲突及其解决——基于江苏省大丰市移民安置点的调查分析[J];调研世界;2007年02期
8 徐军华;李新;;非法移民国际法律控制中的双边合作机制——以中国的实践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杜亮;马力克·阿不力孜;;中国(维吾尔族)人:维吾尔族初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杨贞;叶兴艺;;双重认同理论的建构与典型实践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罗艳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云彦;程广帅;;迁移预期、社会支持与能力建设——基于丹江口库区待迁移民的调查分析[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3 刘玉照;梁波;;上海市“新移民”身份获得与结构分化——转型期外来人口的“移民化”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4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严志兰;;大陆台商社会适应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A];五缘文化与两岸关系[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陈应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宋鑫华;民族关系协调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王丽华;沧源佤族乡村政治体系的变迁与发展[D];云南大学;2011年
9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10 汤法远;社会转型期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舒瑶;“台太”的社会融入[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阳阳;外来媳妇的夫妻关系及其社工介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汪静;伊斯兰教对和谐乡村社区建设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5 秦yN;论我国对难民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凡荣;外来民工个体经营的社会资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芳;欧盟移民政策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洪乐;中亚地区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张超;我国边疆民族主义及其治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源;辽宁下露河乡朝鲜族身份认同的调查与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素华;;政治认同的辨析[J];当代亚太;2005年12期
3 吴鲁平;刘涵慧;王静;;公民国家认同的特点及其与对外接纳度的关系研究——来自ISSP(2003)的证据[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0年01期
4 王绍光;;民族主义与民主[J];公共管理评论;2004年01期
5 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02期
6 王浦劬;;论中国社会公共政治的形成与实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J];美国研究;2005年01期
8 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9 金太军;糜v,
本文编号:2544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44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