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国家与非政府组织间的法律互动
【分类号】:D7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淑春;《俄罗斯改革的悲剧与出路》一书简介[J];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12期
2 马长山;NGO的民间治理与转型期的法治秩序[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3 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J];法学研究;2006年04期
4 凌斌;;从法民关系思考中国法治[J];法学研究;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健;;《企业破产法》:完善市场经济立法的坐标[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陈金钊;;反对解释的场景及主体[J];北方法学;2007年01期
3 赵定东;朱励群;;1990—2000年前苏联与东欧国家失业状况与治理[J];东北亚论坛;2006年03期
4 郑维炜;;中国应对跨国破产法律问题的策略选择[J];当代法学;2012年01期
5 韩春晖;陈俊生;查庆九;何兵;林文学;;我国公法救济机制规范体系的整合[J];中国司法;2008年07期
6 秦前红;李少文;;微博问政的规范化保护需求——基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视角[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7 胡云腾;袁春湘;;转型中的司法改革与改革中的司法转型[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林精华;;俄罗斯问题的西方表述——关于欧美俄苏研究导论[J];俄罗斯研究;2009年03期
9 伏创宇;宋京霖;;论统一公法学视野下受害人之公法救济——由一起案件引发的思考[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宋效峰;;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毛煜焕;;和谐社会的法官责任——论“人民司法”的时代落脚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江合宁;谢拓;;行业协会立法的若干问题[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3 张建君;;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4 曾明生;;走向教育意义的法治刑法及其刑法学论纲[A];赣台法学论坛文集——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1年)[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雅云;中国共产党领导司法的历史嬗变[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杜建明;论当代中国法学研究中的阶级分析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云鹤;反垄断法资产剥离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魏和军;和谐法治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7 贾琳;跨国公司监管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庞正;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赵定东;市场渗透中的利益关系协调[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孙记;现代刑事诉讼结构论的法理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金松;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演进中的影响及其趋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程焱;论社会中介组织的法制发展与完善[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胡洁;消费者组织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张志;消费者协会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路留超;模范法官评选和法官角色定位[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宇薇;论我国消费者协会在解决消费纠纷中的职能[D];吉林大学;2011年
9 焦玉同;我国非政府组织立法完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朱微微;先行法治化理论初探[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勃·杰索普,漆卝;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王敏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改革特征[J];经济工作导刊;2002年11期
3 马长山;全球社团革命与当代法治秩序变革[J];法学研究;2003年04期
4 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J];法学研究;2004年02期
5 罗豪才;社会转型中的我国行政法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袁曙宏;;党依法执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方立;联邦德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赴德国考察访问报告[J];党校科研信息;1994年Z1期
8 李建华,许中缘;论私法自治与我国民法典——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第4条的规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9 崔志鹰,徐漪;试论韩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变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6年03期
10 唐建强;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监督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俊英;塑造我国信用政府的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2年10期
2 刘奇中;;政府信用亟待重建[J];理论参考;2002年10期
3 沈海军;政府信用概念辨析[J];理论学刊;2003年02期
4 沈海军;政府信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1期
5 李玉勇,杨成;滥用政府信用的表现、危害及治理[J];探索;2003年01期
6 钱晴,裘铮,容志;政府信用: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理论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7 毕明;论政府信用及其建设[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田卫民;信用建设的关键是强化政府信用[J];实事求是;2003年03期
9 岑国荣;;强化政府信用的路径选择[J];浙江经济;2003年17期
10 谈儒勇;;政府信用垂范信用建设[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艳荣;;试论我国政府信用功能建设的路径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郭阳;;论政府信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裴乐;;危机后的政府信用重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4 车传波;;论政府信用[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李晓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若干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吕雪枫;;论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7 肖伟民;;关于构建以服务型为基础的“三型”政府的思考[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8 付占娟;曹强;;县级政府信用评价体系构建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傅琼;;开放型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康钦;;日韩政府服务中小企业的主要做法及启示[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明珍(作者单位:烟台师范学院);政府信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N];光明日报;2003年
2 李忠志;信用政府[N];河北日报;2001年
3 滏阳;政府信用亟待树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4 刘文俭;关注政府信用 建设诚信政府[N];中国信息报;2004年
5 吴卓;政府岂能以“公共利益”之名失信于民[N];海南日报;2007年
6 苏永利;增加政府信用供给[N];吉林日报;2006年
7 吕正军 毋笑明;农发行全力支持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 三年提供三十亿元政府信用协议贷款[N];焦作日报;2006年
8 叶祝颐;政府信用岂能打折[N];中华建筑报;2007年
9 记者 张国强;“政府信用”纳入考核指标[N];法制日报;2009年
10 邓伐檀;政府信用不应只是对老板们的信用[N];中国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孝伟;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章延杰;论政府信用[D];复旦大学;2005年
3 龙海波;信用政府的建构:社会资本与政府信用的关系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4 张鸣;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龙双喜;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政府治理创新[D];吉林大学;2013年
6 裴赓;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采购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孙放;中国政府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肖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燕青;论政府信用体系的建立[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张楠;论我国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D];吉林大学;2004年
3 韩文国;我国政府信用体系的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花;我国政府信用的缺失与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5 赵晨晖;地方政府信用风险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张俊萍;关于我国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聂延庆;当前我国政府信用的缺失与治理[D];燕山大学;2008年
8 辛勤;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姜元生;地方政府信用建设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许蒙亚;县级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44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4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