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理解和贡献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创新工程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754.4;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晔;;竞争法中的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亚;;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内在本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邸乘光;;马恩列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毅;;热潮中的冷静致思——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思潮中的《再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韩建伟;周京晶;;苏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赵四亮;二战后波兰东西边界的划分[J];北方论丛;2004年03期
7 刘剑飞;;从哲学视角剖析斯大林思维方式的局限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合敏;;毛泽东物质利益思想述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郭哲;;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10 沈加君;;高校党建工作贯彻群众路线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运宏;;平等保护原则的规定及其意义[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周振国;汤德森;;斯大林的肃反运动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反思[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艳玲;;原苏共执政的教训:一种全球化视角的省察[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4 秦正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观[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远新;;社会公平:经典理论与中国现实[A];社会管理法治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马蓥伯;;陈云和文艺工作[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5年
7 张万杰;;季米特洛夫促进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中共对蒋方针的三次转变[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詹真荣;;论苏联的社会建设成效——苏联解体20年后的思考[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晓红;;论斯大林的“东方”观及对东方革命的扶持[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郭洁;;冷战与东欧——近二十年国外学界相关代表性研究及述评[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雪峰;苏联劳改营史研究(1918-1960年)[D];吉林大学;2011年
6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8 张小红;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文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形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聚芳;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侯士杰;论黄桥战役与我党军事反顽斗争策略的形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玉奎;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郑秉敏;中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爱国主义精神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隋玲玲;论1956-1961年的第二次苏南论战[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律;和谐视阈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米娜;五四时期李大钊形成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温慧梅;涉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9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4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