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政党制度的急剧变化开始出现在苏联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使这些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都实现了从一党专政的苏联模式向资本主义多党制的和平转变。时至今日,回顾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从混乱无序到井然有序的政治发展进程,我们不难看出,政党制度的变迁是东欧国家政治转型至关重要的一条主线,而多党制的实行则是这些国家政治制度变迁的开端。波兰作为东欧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经历了向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和转型进程,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国家的转型起到了冲击和示范作用。因而,本文选取转型时期的波兰作为研究对象,将政党制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转型时期波兰的政党制度变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东欧国家的政治转型。本文以政党理论作为研究的开端,首先简要概述了政党和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探讨了波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中包括波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如何建立、巩固和坍塌的;而后研究了波兰政党制度变迁对政治转型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波兰政党制度变迁方式和特点的概括以及对政党制度变迁如何影响政治民主化的剖析;最后又反过来研究了政治转型对波兰政党制度变迁的影响,先后分析了波兰政治转型的路径以及政治转型对政党变革的影响。试图通过对政党制度演变历程的概括、对政党制度和政治转型之间双向影响的剖析,更加深入地了解政治转型这一特殊时期波兰的政党制度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751.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难点和创新点
1 政党理论概述
1.1 政党的概念界定
1.1.1 政党的定义
1.1.2 政党的类型
1.1.3 政党的功能
1.2 政党制度的概念界定
1.2.1 政党制度的定义
1.2.2 政党制度的分类
2 波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演变历程
2.1 波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建立
2.1.1 一党领导多党联合制度的确立
2.1.2 议会选举方式的转变
2.2 波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2.2.1 波兰统一工人党领导地位的巩固
2.2.2 一党领导多党联合制度的曲折发展
2.3 波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崩溃
2.3.1 团结工会的出现
2.3.2 一党领导多党联合制度的终结
3 波兰政党制度变迁对政治转型的影响
3.1 波兰政党制度变迁的方式及特点
3.1.1 波兰政党制度变迁的方式
3.1.2 波兰政党制度变迁的特点
3.2 波兰的政党制度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
3.2.1 转型初期政党制度中的弊端对民主的削弱
3.2.2 政党制度变迁中的权力和平交替对民主的巩固
4 波兰政治转型对政党制度变迁的影响
4.1 政治民主化转型路径
4.1.1 波兰政治转型路径:和平协议
4.1.2 转型路径对民主发展的影响
4.2 波兰政治转型对政党变革的影响:以团结工会为例
4.2.1 政治转型对政党发展历程的影响
4.2.2 政治转型对政党意识形态的影响
4.2.3 政治转型对政党政策主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熙芳;要积极发挥中国现行政党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郑宪;试析政党制度的功能和我国政党制度的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3 吴立志;试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区别[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张恒;中国现行政党制度的文化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安瑞;用科学的标准衡量我国的政党制度[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孙传军;单黎明;;准确把握评判政党制度的标准[J];民主;2001年10期
7 于泽荣;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政党制度[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张献生;;西文国家对政党制度的完善及启示[J];民主;2003年07期
9 李树平;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J];理论探索;2004年02期
10 刘慧君;当代中西政党制度问题比较研究述评[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月英;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坚持和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宋效峰;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政党制度的视角[D];山东大学;2009年
3 徐兵;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4 耿百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社会基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士平;政党制度功能输出:一种探讨转型期中国政治稳定的新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婷婷;中苏政党制度形成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4 聂大伟;英国政党补助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5 陈文静;泰国民主巩固困境的多因素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6 李骥;无限竞争和有限竞争:台湾和新加坡政党制度变迁比较[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7 张泰;南非政党制度变革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杨雪;南非政党制度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5年
9 袁韬;俄罗斯政治制度转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尤扬;民主党派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
2574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7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