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及现实启迪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7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元礼;张彭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底气何在[J];党课参考;2019年03期
2 张明扬;;新加坡:一个56年不间断执政的神话[J];东西南北;2015年21期
3 孙景峰;匡竞;;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忧患意识的特征分析[J];新视野;2013年02期
4 齐学;;新加坡反对党政治作用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5 宋哲仁;;从新加坡的政治生态变迁看人民行动党执政文化的转型[J];理论观察;2012年03期
6 沈大伟;吕增奎;王新颖;;中国向新加坡学什么?[J];领导文萃;2012年20期
7 艾四林;王彦军;;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建设经验及启示[J];国外理论动态;2011年05期
8 张学兵;;浅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原因[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05期
9 杨沐;;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的动态管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吕元礼;张春阳;;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何以“屹立不倒”——基于三重扎根力的分析[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7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董敏;;浅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基于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丁昆;;新加坡政党制度及其启示[A];“决策论坛——区域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3 李路曲;;简论新加坡政府的宪政建设[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年
4 游斐;;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述要[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5 刘笑言;;通过家庭的治理——新加坡以家庭为轴的社会治理机制分析[A];全面深化改革与现代国家治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艾玲娟;聂平平;唐伟志;;政党认同与政党生命力[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李路曲;;论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8 赵自勇;;新加坡将会成为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吗?[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9 叶富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一党独大制比较分析[A];世界政党格局变迁与中国政党制度发展——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六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跃;人民行动党善用价值观引领社会[N];学习时报;2014年
2 李爱明;人民行动党的变与不变[N];华夏时报;2011年
3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N];学习时报;2008年
4 曾业松;新加坡议员怎样当[N];光明日报;2003年
5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刘建军;人民行动党狮子与绵羊的博弈[N];社会科学报;2003年
6 梁丽萍;“以民为本,与时并进”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N];学习时报;2003年
7 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 赵付科;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长期执政的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姜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团的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赴新加坡考察团;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政治体制中的主导地位[N];学习时报;2008年
10 吕品;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党纪严明[N];学习时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照雨;有限与无限:新加坡与台湾地区政治竞争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3 梅少粉;权威主义还是精英民主: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4 刘明;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权威巩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5 胡荣荣;自主性与制度化:一党独大制的适应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6 李新廷;政治价值与政治制度的互动:新加坡政治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7 李永乐;构建超越种族与区域的政治共同体[D];复旦大学;2007年
8 麻雪峰;韩国和新加坡民主化进程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9 范磊;新加坡族群多层治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唐睿;体制性吸纳与二战后东亚国家政治转型[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神冒坤;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基本经验及现实启迪[D];山东大学;2019年
2 余帅军;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密切党群关系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王元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党权威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李晓辉;新加坡选举中一党独大现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韩青;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民本思想与实践[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田琴;论新加坡的威权政治[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猛;新加坡国家至上理念与威权政治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万世达;新加坡威权政治的民主化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9 王丽丽;中国共产党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党际交往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10 李魏;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理念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90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59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