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西知识分子的有机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0-03-29 00:12
【摘要】:有机性理论是弥漫在葛兰西思想中的光亮,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又决然不同于传统者,并具备着不曾断绝的生机。葛兰西借由纯粹行动为核心的实践哲学为思路,基于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将人本质定义为生成着、历史—精神的过程,由此,有机性应运而成并与群众、阶级具有斗争、连续、时代等不断演化的特性且在此过程中趋于一体化的联系,这是社会关系总和塑造的知识分子的新人性亦是个体承载的新个性。换言之,理解有机性理论从思想上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通过对西方哲学家诸如康德、皮尔士等诸多观点进行批判与对立的汲取而成;从理论特性上是如果脱离实践或行动就必然会发生偏颇,脱离历史连续与时代性就会发生颠覆性的偏见,即要通过实践与行动、历史与时代的观点来认识。因此,以有机性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论述有机性的内涵,理论层面的斗争实践与现实联系分析,及基于模型分析以理顺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并以批判的态度给予现实启示。有机性理论是基于葛兰西知识分子思想同时同步形成与完善的,顺着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批判的统一、同一关系的哲学思路攀援,形成以实践活动为对象,实践性理论与理论性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从有机性内涵,即与本阶级、群众的有机结合以及与之同步的对人的自由的追寻与实现中就可以看个通透。那么如何实现与保证有机结合就成为模型分析的前提,其核心在于知识分子于二者中丰富的互动,通过有机性与知识分子教育、组织、指导职能的相互强化与助推明确有机性得以实现的种种。这其中的根源在于人,这永远是影响一个群体属性变更的关键,利用葛兰西人的本质、个性、自由地追求的认识,去实现有机性发展壮大的历史阶段中不同群体斗争运动的演绎。既然是斗争那就必然是往复的,模型的数理分析可以直观的去认识。深入、全面的认识有机性探讨延续的可能与价值,就必须从其斗争实践与现实比较分析中寻找生机。如果脱离与实际联系的现实材料,就不可避免的沦落为用葛兰西实践的理论来印证理论的实践性的无限循环论述中。借由科学对新世界观生成的价值,借由运动战、阵地战、包围战乃至统一战线等战术形式进入文化运动中并由合法性获得引出政党在群众、知识分子群体中应该怎么做、如何做,明确党作为有机体的领导核心是发展的趋势。在实践的过程中显露人人都是知识分子、哲学家思想本身的颠覆性、革命性地推动下达到燎原般的革命实践的构想,而当代知识分子观念与有机性既有批判又有联系也正是其生何以可能的现实材料。虽然有机性理论不可避免的带着历史的局限性,必须保持着批判的眼光,但是理论本身并没有给自己画地为牢,暂且不论对于经济领域不可忽视的不见,而这并不影响有机性理论目前阶段的运用。借由有机性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的联系为“有机性变化模型”提供现实层面的演绎与可行性。针对当代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导致的繁复的现状与不同情绪进一步拓展的可能,借用模型对有机性壮大进行量变与质变阶段的区分并对两大阶段进行细致分析,即作为有机性趋势A0与A0的两个阶段及其中不同趋势与走向来体现并认识有机性的产生与发展至同质阶段的历程。借阶段之发展提出对策与有机性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091
本文编号:2605123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年01期
,本文编号:2605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05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