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施罗德政府以来德国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析论

发布时间:2017-03-24 07:18

  本文关键词:施罗德政府以来德国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析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冷战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是维护德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政治力量,它不断增加人民的福利,提高百姓的社会保障。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和欧洲一体化的继续加深,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德国经济的萧条等诸多“内忧外患”因素的影响。社会民主党内部对德国传统福利制度响起了改革之声。1997年社民党提出了冷战后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框架,199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与绿党共同组阁,社民党主导了政权。之后,德国“红绿政府”提出的“2010规划”的改革方案,标志着德国社会民主党进入了对福利政策改革的实质性阶段。从2003年至2005年“红绿政府”实施了四次有步骤的哈茨改革方案,这些方案对德国福利制度的税收、劳动力市场、养老金等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本文就是以德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作为文章写作角度,分析研究德国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和社会民主党采取的应对之策以及福利制度改革与社民党之间产生的互动影响。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此次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这部分主要为了勾勒出德国社民党的福利制度改革背景,突出福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为文章的进一步展开做好准备。德国福利制度的危机是在全球化以及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巨变的背景下,由多方面的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德国福利制度受到外部冲击。可以分为国外环境和国内环境: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国内就业机会减少以及外来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涌入;同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在国际市场中,德国福利模式严重影响了福利国家效率,这些因素要求福利制度尽快得到调整。另一方面,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传统社会民主党的理论体系不在适合当今现实,德国社民党开始逐步调整和反思自身的政策和理论,由此构成了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观环境。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民主党对自身思想、政策和价值观等等主观环境的调整促使德国福利制度改革。 第二部分:归纳社会民主党福利改革的主要内容。施罗德上台后,社民党主导了德国政权,面对福利制度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难题,社民党开始重新解释其“自由、平等、公正、团结互助”的核心价值观,尤其重点诠释了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公平”的新内涵。与此同时,施罗德执政以来,大力推行“新中间道路”的思想,对社民党来说起到了思想解放功效。这些调整为社民党的福利制度改革做了理论上的铺垫。这就为被誉为“欧洲大陆模式”典范的德国福利制度进行校正指明了改革方向,促使福利制度发生一定程度的范式变革。这次福利制度改革的重点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改革德国的劳动力市场。其中主要包括增加就业岗位;提供便利的中介福利;健全与就业相关的法制。其次:大力改变养老金制度,改革传统养老金计算方法。再次:调整医疗保险制度。最后:变革传统的税收政策。 第三部分:提炼社会民主党改革后福利制度的特点。主要归纳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由于社民党重视吸收其他国家福利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新福利制度更加趋向于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的具体体现是福利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投资主体和福利对象多元化。第二,提高了预防性在福利制度中的地位,同时降低了德国传统福利所提倡的福利性。第三,福利制度改革更加强调公民的责任,在保障公民权利的基础上,提出“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这个特点很好的把权利与义务结合了起来。这部分内容运用对比的方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比较了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的特点,最能体现社民党党性的细微变化。 第四部分:论述了在福利制度改革过程中,福利改革不仅仅对整个德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对社会民主党自身也造成了一些反作用。这部分从政党角度论述,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对德国社会民主党产生了哪些冲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运用政治学理论分析党内政治认同的下降。其次,归纳对比社民党前后的思想理论,得出社会民主党政治思想理论的混乱。最后,运用国际政治理论,阐述社会民主党自身定位的迷茫。 第五部分:评价这次福利制度改革。包括(一)社民党的福利制度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二)福利制度改革取得了许多成果。(三)社民党这次福利制度改革基本坚持了社会民主主义道路,维护了社民党核心价值观。(四)福利改革增加了社会的前进动力。(五)改革暴露了福利制度改革一些弊端,比如说对福利改革的宣传不够,改革操之过急等等。文章最后得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福利制度改革对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何值得吸收和借鉴的经验及教训。包括:执政党在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本国国情;执政党对某一社会制度的改革,必须要分步骤、分阶段有序进行,切勿急于求成;福利制度要妥善处理好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我国政府要发展福利来源的多元化。
【关键词】:德国社会民主党 福利制度改革 分析与评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751.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0
  • 引言10-15
  •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15-21
  • (一) 福利制度改革的客观环境15-19
  • 1.国际环境分析15-16
  • 2.德国国内环境分析16-19
  • (二) 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观环境——社会民主党理论反思19-21
  • 1.社会民主党思想理念的更新19-20
  • 2.社会民主党纲领的重新修订20-21
  •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福利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21-26
  • (一) 社会民主党观念调整对福利制度改革的指导21-23
  • 1.社会民主党重新审视核心价值观21-22
  • 2.施罗德的"新中间道路"起到了思想解放的功效22-23
  • (二) 社会民主党福利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3-26
  • 1.养老金调整23
  • 2.劳动力市场改革23-25
  • 3.医疗制度整顿25
  • 4.改革社会福利之源——税收25-26
  • 三、德国社会民主党新福利制度的特点26-33
  • (一) 欧洲福利制度的横向比较——福利制度社会化26-29
  • (二) 德国新、老福利原则比较——加强预防性降低福利性29-30
  • (三) 新、老福利制度关于个人责任的比较——提高公民责任意识30-33
  • 四、福利制度改革对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负作用33-39
  • (一) 党内政治认同的下降33-35
  • (二) 社民党思想理论的混乱35-37
  • (三) 社民党阶级定位的迷茫37-39
  • 五、德国社会民主党福利制度改革的评价及借鉴意义39-43
  • (一) 对社民党福利改革的评价39-41
  • 1.福利制度改革适应了时代要求39
  • 2.社民党的福利制度改革坚持了党的基本立场39
  • 3.福利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动力39-40
  • 4.福利制度改革短期内缓解了就业压力、减轻了政府负担40
  • 5.社民党的福利制度改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40-41
  • (二) 德国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41-43
  • 1.与时俱进调整福利制度41-42
  • 2.改革过程中应循序渐进推行福利制度改革42
  • 3.改革的方向应该朝福利制度多元化发展42
  • 4.改革的关键要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42
  • 5.成熟的福利制度要以制度为依据、法律作准绳42-43
  • 结论43-44
  • 参考文献44-49
  • 附录49-52
  • 后记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红;德国“红绿政府”的福利改革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03期

2 杭行,刘伟亭;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深层次思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唐虹;浅析德国福利国家的困境[J];欧洲研究;2004年01期

4 潘胜文;杨丽艳;;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江立华;西方人口的老龄化与养老体制[J];现代国际关系;200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施罗德政府以来德国社民党福利制度改革析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5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