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7:13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新加坡是亚洲一个兼容东西方文化为一体的独特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法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卓有成效。其方法体系中包含着许多值得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吸取和借鉴的有益成分。本文着重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本原状态和双重性质进行系统的梳理,探究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借鉴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借鉴的指导原则与路径。以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丰富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形成的背景、内涵及借鉴的必要性。本部分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现代背景、目标着手,论述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涵义、特点及其作用,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的必要性,这是本文的逻辑起点。 第二部分: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梳理。本部分在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认识上,进一步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四个方法理念,并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是论文基础研究的部分。 第三部分: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本部分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阐明了在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应该坚持批判借鉴合理吸收、立足我国实际为我所用、借鉴中创新发展的三大要求,系统分析了积极借鉴的具体路向,是论文的主要部分之一。 第四部分: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操作路径。本部分从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确立的科学理念,更新我国思政方法理念入手,系统的探讨了新加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途径和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中科学有益成分,对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科学发展有具体作用。是论文的核心与归宿点。
【关键词】:新加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733.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文献综述9-14
  • 前言14-15
  • 第一章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及借鉴意义15-23
  •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形成背景及社会作用15-18
  • (一)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15-16
  • (二)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背景16-17
  • (三)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17-18
  • 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分析18-20
  • (一)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涵义18
  • (二)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结构层次18-19
  • (三)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9-20
  • 三、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0-23
  • (一) 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可行性20-21
  • (二) 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21-23
  • 第二章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系统梳理23-36
  •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方法论理念23-27
  • (一) 法德兼施的强制教化理念23-24
  • (二) 东西方实用主义指导下的实用有效理念24-26
  • (三) 系统协调整体合力的理念26
  • (四) 回归生活实践的理念26-27
  • 二、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27-30
  • (一) 分阶段重层次循序渐进的终身思想道德教育途径27-28
  • (二) 四位一体高度整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28-30
  • (三) 生活化、具体化的实践养成途径30
  • 三、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30-34
  • (一) 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灌输方式30-32
  • (二) 与法纪惩戒相结合的方式32
  • (三) 设身处地的实践教育方式32-33
  • (四) 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33-34
  • 四、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34-36
  • (一) 与权力结合的强制规范性34
  • (二) 立足实效的科学性34-35
  • (三) 深入生活的隐蔽渗透性35
  • (四) 兼容并蓄的多样性35
  • (五) 适应变化的发展性35-36
  • 第三章 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原则36-40
  • 一、批判借鉴合理吸收的原则要求36-37
  • (一) 正确把握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性36
  • (二) 在扬弃中吸收科学合理的成分36-37
  • 二、立足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为我所用的原则要求37-38
  • (一) 认清中新两国国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37-38
  • (二) 着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需要38
  • (三) 改造变通为我所用38
  • 三、借鉴中创新发展的原则要求38-40
  • (一) 开放吸收新加坡思政治教育方法体系的新元素39
  • (二) 通过借鉴学习推进我国思政教育途径方式的创新发展39-40
  • 第四章 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操作路径40-49
  • 一、借鉴其方法理念的合理成分,促进我国思政方法理念的科学发展40-43
  • (一) 学习法德并重教化为先的方法理念40-41
  • (二) 借鉴立足实效讲求按教育对象思想活动规律实施的方法理念41-42
  • (三) 借鉴向生活渗透注重实践的方法理念42-43
  • 二、借鉴其全方位立体化教育途径,提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43-45
  • (一) 借鉴其政府主导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资源建设的做法43
  • (二) 借鉴其着力提高家庭道德教育影响力的做法43-44
  • (三) 借鉴其着力培育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做法44-45
  • 三、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45-49
  • (一) 借鉴其核心价值观灌输和引导的有益形式,增强我国思政灌输引导的吸引力45-46
  • (二) 借鉴其多样性多层次的实践教育方式增强我国思政教育的可接受性46-47
  • (三) 借鉴其借助法治和组织规范配合的方式,强化对教育对象行为的引导47-48
  • (四) 借鉴其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我国思政教育的全方位渗透48-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琳;;用儒家思想培育人生价值观——新加坡儒家治国理念之思[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2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禹明坤;中国的“新加坡热”现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于莹;高校新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孙研;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娜;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卢文洁;新加坡中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研究与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映川;新加坡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莹莹;中国与新加坡高校德育方法的比较及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借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65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