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澳大利亚的核不扩散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6:29
【摘要】: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对于国际安全至关重要。核不扩散体系是目前防止核扩散最有效的机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防止核扩散,国际社会拟定相关条约、成立相关机构,逐渐建立起从核能源供应到核技术出口的配套措施。澳大利亚丰富的铀资源使其在国际核不扩散舞台上举足轻重。自核武器诞生以来,澳大利亚的核不扩散政策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上世纪70年代以前积极谋求拥核;70年代初放弃拥核并逐步参与到已有核不扩散体系中;80年代末开始主动发起一系列以促进世界无核化为目的的非正式多边机制以及90年代末开始出现不严谨遵约的国家行为。半世纪以来,澳大利亚对于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经历了从排斥到积极再到寻租的态度转变。随着国际核不扩散体制越来越松散,澳大利亚自身越来越重视双边关系建设,其参与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核不扩散领域是澳大利亚谋求国际话语权的舞台之一,无论是在促进澳国内经济发展还是在彰显其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如今,澳大利亚对于无核化的骑墙立场直接影响到其国家信誉,澳大利亚赢得国际社会信任的道路还很长。从澳大利亚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核不扩散体系的约束力有减弱趋势。国际社会应该紧跟国际局势步伐,重视恐怖主义和非国家行为体给体系带来的潜在危机,并在原有体系基础之上及时重新审视体系、改进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815.2;D7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钰涵;;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及其局限性研究[J];南方论刊;2017年11期

2 雷墨;;核不扩散机制还有多大约束力[J];党员文摘;2018年01期

3 梁长平;;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遵约动力分析——以联邦德国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例[J];理论界;2015年04期

4 陈佳;;奥巴马政府对伊反核扩散政策遗产评介[J];美国问题研究;2016年01期

5 ;核不扩散,前景何在?[J];社会观察;2013年04期

6 高望来;;中国参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实践进程分析[J];国际论坛;2012年03期

7 蔡落超;;核不扩散机制为何“如此受伤”[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8 李俏;;论冷战后核不扩散体制发展的回应模式[J];学理论;2010年12期

9 郭杰妮;;论核不扩散机制的缺陷[J];法制与社会;2010年22期

10 高新涛;;伊朗对核不扩散机制的认知及其根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莉娜;;论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视角[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吴莼思;;核不扩散与全球治理:合作共赢的新探索[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3 康春梅;;中国的核不扩散政策及朝鲜核问题[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龚克瑜;;中国对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和构想[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王帆;;朝核问题:中美战略合作的下一步目标[A];中国与世界观察(2009年第3、4期合刊 总第16、17期)[C];2009年

6 高宁;;国际原子能机构与朝核问题解决[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7 刘建伟;;中国核不扩散政策和行为变化——一种规范合法性的解读[A];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借鉴与创新——2011年博士论坛[C];2011年

8 司乐如;蒲庄怡;;试析中美核不扩散合作[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2(总第5期))[C];2012年

9 左广霞;弟宇鸣;张全虎;黎素芬;秦晋;许雄;;封记技术的薄弱性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七)——地球物理与核探测[C];2011年

10 葛来仪;陈参;;如何看待“胡奥会”[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0(总第3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盼盼 柳玉鹏;五核国在北京探讨“核不扩散”[N];环球时报;2019年

2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袁博;安理会各方就朝核问题明确主张[N];文汇报;2017年

3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袁博;中国发展为全球贡献“三大红利”[N];文汇报;2017年

4 中青在线驻欧盟记者 鞠辉;欧盟:美国无权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N];中国青年报;2017年

5 叶莲;美评点各国核不扩散[N];北京日报;2013年

6 张小丽;美推出核不扩散报告评点各国[N];中国国防报;2013年

7 楚睿;核不扩散机制“很受伤”[N];北京日报;2009年

8 记者 姬新龙;韩国“无法容忍”,朝韩军队无大规模集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中国郑重重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记者 顾震球 白洁;峰会通过决议,寻求建无核武世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震;冷战转型时期美国核不扩散政策(1969-197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梁长平;从“强制遵约”到“自主遵约”:关于联邦德国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王海凡;国际核秩序与朝鲜核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房慧贞;共有利益与中国和平发展[D];外交学院;2012年

5 王玮;跨越制度边界的互动——国际制度与非成员国关系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岳杨;中东地区核扩散问题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璇;澳大利亚的核不扩散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晶;核不扩散机制有效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周亦畅;美国对盟友核计划差别应对探因[D];南京大学;2018年

4 白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前景[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倪楷;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约束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魏文丽;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法律制度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刘志新;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与核不扩散体系的建立[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静;分析中国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政策:演变与未来[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刘卓;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局限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朱志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有效性—从安全保证和保障制度的角度分析[D];外交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02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702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