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民族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成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武心波;阻碍日本经济复苏与发展的若干心理障碍[J];国际观察;1999年04期
2 陈丰;;带有失落感的民族主义——由杜阿梅尔的近著《法国的恐惧》想到的[J];欧洲;1993年05期
3 桐声;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J];日本学刊;2004年03期
4 杨伯江;当前日本社会思潮与“新民族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月;;从《十亿之夜》看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2期
2 李斯特;;传统文化“误用”的政策分析——从耐克广告争议案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3 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菅志翔;;“族群”:社会群体研究的基础性概念工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陈联俊;李萍;;公民意识教育中文化传统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黄晓红;;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张力[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奂平清;;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洪霞;;种族冲突·文化界限——战后英国的多元文化政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原晶晶;张云昊;;当代民族立义视角下的民族、族性与政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10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李少静;;国际化进程中的北京农学院主体意识探微[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叶青;;全球化背景下认同多元化问题研究初探[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4 俞新天;;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国际视野[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田文林;;对国际政治中民族分离1问题的多维分析[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张兵娟;;中国传媒的三种现代性话语及建构[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7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8 海路;徐杰舜;罗彩娟;;族群理论研究文献回顾[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萌;示范性高中办学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怀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小泉现象”剖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易方立;跨境民族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3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阿依古力·依明;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现状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邱李伟;道德教育中对话的误区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雷;信息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伟卫;文化全球化视域下的伦理冲突及其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达熊;海湾合作委员会的运作机制与一体化进程[D];西北大学;2011年
9 吴金鸽;少数权利的多元分化与整合[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刘浩然;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纪廷许;社会思潮界说与日本的社会思潮[J];日本学刊;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志超;技术与国际政治[J];长白学刊;2000年05期
2 刘建飞;全球化与美国21世纪外交战略[J];国际论坛;2000年02期
3 臧乃康;全球化与中国政治改革——兼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1期
4 谢晓娟;论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及国家主权的维护[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金高品;试论全球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张桂芬;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深层矛盾[J];学术交流;2001年05期
7 张云筝;全球化与民主进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王其巨,左其琨;浅谈全球化与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基本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徐德斌,蒋德忠;试论全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大冲击[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10 罗天虹,林u&;经济政治相互作用视角下的全球化与多极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于子桥;;全球化延伸:从全球到地方(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2 Tan Chung;;美好新世界与中国的未来:有限的全球化与无限的全球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谭琪;林钰琼;;论全球善治理念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宋迎法;苗红娜;;国外政府创新的动因、内容和模式探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佐佐木毅;;世界政治中的连续与变化:全球化亦或地方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6 K.S.Nathan;;全球化与地方化:对东南亚的文化、政治和战略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7 L.Adele Jinadu;;非洲的全球化与国家能力(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8 李安山;;全球化过程中的南南合作:中国对非援助的理念与行动[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雪冬;全球化发展中若干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N];学习时报;2010年
2 陆亨俊;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N];经济参考报;2001年
3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农民博韦和法国的全球化观[N];人民日报;2001年
4 厚德;透视美国主导的全球化[N];华夏时报;2001年
5 记者 庞勇;非洲各国应团 结共同应付全球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6 记者 刘海燕;全球化应以社会公正为前提[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N];光明日报;2001年
8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庞中英博士;透视反全球化现象[N];人民日报;2001年
9 记者 严明;打击洗钱也要全球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格雷汉姆·艾利森 李怀义 译;全球化与国家安全[N];学习时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2 陈东晓;全球化下的联合国安全制度改革[D];复旦大学;2006年
3 铁锴;主体性视阈下的公民政治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逻辑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5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薛新国;当代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新议[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学保;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安全合作:理论争鸣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宋留清;中国综合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花;中日关系的进展与东亚共同体的建立[D];延边大学;2005年
2 刘蕾;新形势下对外宣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乐;全球化对我国独立自主政策的影响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杰英;东亚政府改革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与借鉴[D];山西大学;2007年
5 丛中笑;论恐怖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常艳;国家主权原则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变化[D];黑龙江大学;2005年
7 于洋;全球化对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程溪;全球化视域下中国政策转移的反思与建构[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宋黎明;国家利益:中国对外关系的核心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丁蕾;全球治理中的七国集团与非政府组织:二者关系及其影响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58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75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