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困境中的情报政治化因素
【图文】:
图1情报政治化的恶性循环3反恐情报政治化的诱因情报政治化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诱因复杂多样、难以捉摸。谢尔曼·肯特将情报定义为“知识、活动和组织”,其中组织则是情报活动的承载主体,影响情报机构的运作、情报的生产等诸多活动[12]。因此,从组织结构及其有关改革中可发现导致情报政治化的蛛丝马迹,找到其中深层次的诱因。3.1情报组织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各国情报机构普遍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设有各式各样的“中央情报机构”,以集中的方式来统领、协调情报界工作。虽然集中统一的情报机构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二战前情报机构各自为战的零散局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仍存在很多弊端,导致情报政治化的出现。3.1.1破坏情报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情报用户和生产者的关系直接影响情报工作的质量,二者理应相互信任和支持,但是高度集中的情报管理模式拉远了两者的距离,人为地设立了隔阂,破坏了信任关系。在高度集中的情报机构中,基层的情报分析人员要将评估判断的报告交给上级,由主管决定是否上报决策层。这样无形中在情报用户和生产者之间设置了障碍,所上报的情报更多体现了上级主管的判断和喜好,而不是分析人员真正的意见和结论,但用户则认为这代表了情报分析人员权威的观点[13]。而且,用户与分析人员之间悬殊的职位差异也拉远了两者的距离,无法有效沟通,更遑论相互信任。决策者相信的是情报机构的主管,而非情报分析人员,这就为情报政治化提供了可乘之机,任何政治偏见都会带来不同的选择倾向。此外,在高度集中的情报机构中,情报工作的低容错性也使情报用户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紧张[13]。一旦情报失误,用户会归咎于情报生产者,而用户与生产者
图1情报政治化的恶性循环3反恐情报政治化的诱因情报政治化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诱因复杂多样、难以捉摸。谢尔曼·肯特将情报定义为“知识、活动和组织”,其中组织则是情报活动的承载主体,影响情报机构的运作、情报的生产等诸多活动[12]。因此,从组织结构及其有关改革中可发现导致情报政治化的蛛丝马迹,找到其中深层次的诱因。3.1情报组织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各国情报机构普遍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设有各式各样的“中央情报机构”,以集中的方式来统领、协调情报界工作。虽然集中统一的情报机构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二战前情报机构各自为战的零散局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仍存在很多弊端,导致情报政治化的出现。3.1.1破坏情报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情报用户和生产者的关系直接影响情报工作的质量,二者理应相互信任和支持,但是高度集中的情报管理模式拉远了两者的距离,人为地设立了隔阂,破坏了信任关系。在高度集中的情报机构中,基层的情报分析人员要将评估判断的报告交给上级,由主管决定是否上报决策层。这样无形中在情报用户和生产者之间设置了障碍,所上报的情报更多体现了上级主管的判断和喜好,而不是分析人员真正的意见和结论,但用户则认为这代表了情报分析人员权威的观点[13]。而且,用户与分析人员之间悬殊的职位差异也拉远了两者的距离,无法有效沟通,更遑论相互信任。决策者相信的是情报机构的主管,而非情报分析人员,这就为情报政治化提供了可乘之机,任何政治偏见都会带来不同的选择倾向。此外,在高度集中的情报机构中,情报工作的低容错性也使情报用户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紧张[13]。一旦情报失误,用户会归咎于情报生产者,而用户与生产者
图1情报政治化的恶性循环3反恐情报政治化的诱因情报政治化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诱因复杂多样、难以捉摸。谢尔曼·肯特将情报定义为“知识、活动和组织”,其中组织则是情报活动的承载主体,影响情报机构的运作、情报的生产等诸多活动[12]。因此,从组织结构及其有关改革中可发现导致情报政治化的蛛丝马迹,找到其中深层次的诱因。3.1情报组织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各国情报机构普遍采取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设有各式各样的“中央情报机构”,以集中的方式来统领、协调情报界工作。虽然集中统一的情报机构在很大程度上结束二战前情报机构各自为战的零散局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仍存在很多弊端,导致情报政治化的出现。3.1.1破坏情报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情报用户和生产者的关系直接影响情报工作的质量,二者理应相互信任和支持,但是高度集中的情报管理模式拉远了两者的距离,人为地设立了隔阂,破坏了信任关系。在高度集中的情报机构中,基层的情报分析人员要将评估判断的报告交给上级,由主管决定是否上报决策层。这样无形中在情报用户和生产者之间设置了障碍,所上报的情报更多体现了上级主管的判断和喜好,而不是分析人员真正的意见和结论,但用户则认为这代表了情报分析人员权威的观点[13]。而且,用户与分析人员之间悬殊的职位差异也拉远了两者的距离,无法有效沟通,更遑论相互信任。决策者相信的是情报机构的主管,而非情报分析人员,这就为情报政治化提供了可乘之机,任何政治偏见都会带来不同的选择倾向。此外,在高度集中的情报机构中,情报工作的低容错性也使情报用户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紧张[13]。一旦情报失误,用户会归咎于情报生产者,而用户与生产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涛;;浅谈反恐行动中的媒体管控[J];理论界;2010年04期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关于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境内组织和举行联合反恐行动的程序协定》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3年04期
3 甘苏庆;美国的反恐行动对亚洲地区的影响[J];和平与发展;2003年02期
4 郝建中;美国能源部宣布新的全球反恐行动[J];辐射防护通讯;2004年05期
5 张立伟;;境外反恐行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武警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6 樊守政;;当前国际反恐行动的前景分析[J];当代世界;2011年01期
7 樊守政;;车臣反恐战略评析[J];当代世界;2010年02期
8 田文林;;也门反恐,美国一箭双雕?[J];中国报道;2010年02期
9 张兵;;论反恐行动中的实用战法[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邓征;;美感谢塔吉克斯坦对反恐行动的支持[J];中亚信息;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任丽君;向玉联;樊启平;田兴涛;;芬太尼类化合物作为失能剂用于反恐行动可行性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王魁;赵忠文;;信息认知对海上反恐行动效能的影响评估[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光政;俄罗斯取消车臣反恐行动状态[N];人民日报;2009年
2 李连永;浅析反恐行动的指导要则[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杨宁 王艳磊;恐怖袭击跨国界 反恐行动需合作[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4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澳展开大规模反恐行动[N];光明日报;2014年
5 李玉东;土耳其总统称越境反恐行动还将继续[N];光明日报;2008年
6 焦安兵 武警指挥学院讲师;联合反恐行动要越三道“槛”[N];中国国防报;2009年
7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杨迅;巴基斯坦反恐行动初见成效[N];人民日报;2014年
8 本报驻莫斯科首席记者 孙长栋;乌“反恐行动”为何举步维艰[N];文汇报;2014年
9 孙力;哈批准有关上合组织反恐行动协定[N];人民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魏良磊;俄反恐行动又有斩获[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晓凤;试析“9·11”事件后的中巴关系[D];云南大学;2014年
2 杨玲玲;以色列反恐战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9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75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