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8:12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代国家中,政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是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领导下的新加坡能取得如今成就,是和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之间关系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民行动党执政初期,基于历史遗留、政治斗争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加强了对社会基层组织发展的主导。在人民行动党的主导下,社会基层组织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了人民行动党与人民沟通的桥梁。这促进了新加坡“一党独大”制的形成;加强了人民行动党对社会的掌控;同时也使得社会基层组织不断“政治化”,失去独立性。社会基层组织则通过宣传政策、吸收民意、输入人才及融合族群,稳固了人民行动党的执政地位,使之不断延续。进入九十年代后,新加坡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反对党势力不断壮大,同时随着民主潮流不断冲击,致使传统的主导模式难以为继。面对挑战,人民行动党持开放态度,开始推动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走向互助合作。具体表现在,人民行动党治理理念的转变及不断明确社会基层组织的非政府地位;社会基层组织也不断凸显自身的社会角色,增强独立性。充分理解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由主导与被主导走向互助合作这一历史过程,对我们认识人民行动党的成功,甚至新加坡的成功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从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人民行动党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主导。具体阐述了人民行动党主导下的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演进,分析了人民行动党主导社会基层组织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主导模式对于人民行动党、新加坡社会及社会基层组织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对人民行动党的作用。主要是从社会基层组织对于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取得和延续的作用两方面展开分析。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的变革。首先阐述了传统主导模式受到的挑战;进而分析了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走向互助合作的表现。最后,本文还介绍了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和一些后发国家处理政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 人民行动党 社会基层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33.9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7
  • 一、选题的意义10-11
  • (一) 理论意义10-11
  • (二) 现实意义11
  • 二、研究现状11-16
  • (一)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研究现状12-14
  • (二)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研究现状14-16
  • 三、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的主导17-30
  •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主导下的社会基层组织的演进17-23
  • (一)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产生背景17-21
  • (二) 新加坡社会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21-23
  •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主导的表现23-26
  • (一) 社会基层组织机构设置的管理24
  • (二) 社会基层组织人、财、物的管理24-25
  • (三) 法律、政策对社会基层组织的规定25-26
  • 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主导的影响26-30
  • (一) “一党独大”地位的巩固26-27
  • (二) 社会掌控的加强27-28
  • (三) 社会基层组织的“政治化”28-30
  • 第三章 社会基层组织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作用30-37
  • 一、社会基层组织与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获得30-31
  • 二、社会基层组织与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延续31-37
  • (一) 宣传政策31-32
  • (二) 吸收民意32-34
  • (三) 输入人才34-35
  • (四) 融合族群35-37
  • 第四章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的变革37-47
  • 一、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对社会基层组织主导面临的挑战37-42
  • (一) 社会经济多元化37-38
  • (二) 新一代人的崛起38-39
  • (三) 反对党势力的壮大39-41
  • (四) 民主化潮流的冲击41-42
  •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变革的表现42-47
  • (一) “国家合作主义”向“社会合作主义”的转变42-43
  • (二) 社会基层组织非政府地位的明确43-45
  • (三) 社会基层组织社会功能的凸显45-47
  • 总结47-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当代亚太;2005年05期

2 罗梅;;2005~2006年新加坡回顾与展望[J];东南亚纵横;2006年05期

3 高奇琦,李路曲;新加坡公民社会组织的兴起与治理中的合作网络[J];东南亚研究;2004年05期

4 吕元礼;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模式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5年01期

5 李路曲;;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社会控制方式[J];东南亚研究;2006年04期

6 安康;;大选后,新加坡谋变[J];世界博览;2011年15期

7 孙景峰;加强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李路曲;关于新加坡政党体制的几个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刘建军;;“国高党低”与政党国家化:对新加坡模式的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孙景峰;李社亮;;基层组织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地位的延续[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与社会基层组织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83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6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