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的东北亚区域多边安全机制之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03 19:02
本文关键词:建构中的东北亚区域多边安全机制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级格局不复存在,国际形势由对抗对立趋向对话合作。各国开始为世界和平与安全寻求某种新的安全机制,以权利均势的安全形态趋向多边合作的集体安全形态的发展。冷战的结束给东北亚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所谓的北三角和南三角均势已被打破,新的安全机制还尚未形成。 目前,东北亚是世界上唯一还存在冷战时期军事和意识形态对峙的地方。朝鲜半岛依然分裂,实现统一尚遥遥无期。加之朝鲜核问题的国际化使东北亚各国之间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 现今世界上,以欧安会为代表的多边安全合作模式是解决地区安全最有效方式。最近,东北亚各国借鉴欧安会成功经验,多方位积极推进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为了解决朝鲜半岛问题而召开的“六方会谈”是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很好的一种尝试。 本论文将通过分析以欧洲的欧安会为代表的以地域为中心的合作体制得以成功的原因与发展现状,以及最近在东北亚地区广泛议论的多边安全合作的现状和对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东北亚各国的立场,进而探讨将来多边安全机制在东北亚的可行性和它的前景即它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东北亚 多边安全合作 集体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73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9
- 第一章 关于多边安全机制9-21
- (一)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理论分析9-15
- 1. 多边主义9-10
- 2. 国际机制论10-12
- 3. 集体安全12-15
- (二) 多边安全合作之模式分析:欧安会15-21
- 1. 欧安会的形成及发展16-18
- 2. 后冷战时期欧洲新秩序及欧安会的变化18-19
- 3. 欧安会与欧洲未来安全走向19-21
- 第二章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形势的变化21-25
- (一) 地区国际关系在起伏中向前发展,新的力量构架正在形成21-23
- (二) 经济因素在地区交往中的作用上升,各国区域合作意识增强23-24
- (三) 影响地区安全因素多元化,,新的地区安全机制也初露端倪24-25
- 第三章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和东北亚25-39
- (一) 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形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5-27
- (二) 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27-30
- (三) 东北亚各国对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立场30-39
- 1. 美国30-32
- 2. 俄罗斯32-33
- 3. 日本33-35
- 4. 韩国35-36
- 5. 朝鲜36-37
- 6. 中国37-39
- 第四章 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方向和展望39-45
- (一) 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方向和应考虑的问题39-40
- 1. 参与国的范围39
- 2. 议题的范围39-40
- 3. 制度化的问题40
- (二) 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展望40-45
-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4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云慧;军事外交对建立亚太安全机制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建构中的东北亚区域多边安全机制之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4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8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