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新加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4-08 02:15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民教育作为社会基础工程,是为现代国家培养本国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新加坡的公民教育有独到章法,注重培养公民国家意识、公民意识;重视公民的家庭和社会教育、儒家伦理教育。这些教育不仅适应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且是这种发展所必需的。我国公民教育的基础相对薄弱,在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公民价值观和道德的迷失,公民法制观念的淡化等问题。因此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教育迫在眉睫。研究和学习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内容、实施途径和特点,可以借鉴吸收其合理内核,为提高我国公民教育的有效性,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公民教育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33.9;D6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7-8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7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一)国内研究现状8
  • (二)国外研究现状8-9
  • 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9-11
  • (一)论文研究方法9
  • (二)论文创新之处9-11
  • 第一章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11-24
  • 第一节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发展历史11-13
  • 一、早期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新加坡公民教育11
  • 二、独立后的新加坡公民教育11-13
  • 三、新时期的新加坡公民教育13
  • 第二节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13-23
  •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13-16
  •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实现途径16-23
  • 本章小结23-24
  • 第二章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特点24-28
  • 第一节 倡导国家主义原则,,主张国家、社会、个人和谐发展24-26
  • 一、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4
  • 二、家庭为根,社会为本24-25
  • 三、尊重个人,社会和谐25
  • 四、宗教开放,种族平等25-26
  • 第二节 建设优雅社会是新加坡公民教育的长期目标26-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28-42
  • 第一节 我国公民教育的现状28-30
  • 一、我国公民教育取得的成绩28
  • 二、我国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28-30
  • 第二节 我国与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异同30-31
  •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与我国公民教育的共性30
  •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与我国公民教育的差异性30-31
  • 第三节 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我国的启示31-41
  • 一、新加坡公民教育对丰富我国公民教育内容的启示31-34
  • 二、新加坡公民教育对改进我国公民教育方法的启示34-37
  • 三、新加坡公民教育对凝练我国公民教育特色的启示37-41
  • 本章小结41-42
  • 结语42-43
  • 注释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一中;;书院文化开发利用与先进文化建设及图书馆发展的关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奇;;中新两国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3 张鸿燕;儒家伦理与新加坡的公民道德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高贵忠;;中小学公民教育现状研究评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2年01期

5 张艳国,康凤云;论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02期

6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宿向东;新加坡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2 李林;新加坡公民教育研究与启示[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3 曹东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加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91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e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