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族裔在现居国的政治参与研究 ——以美国犹太裔和美国华裔的政治参与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2 06:37
随着世界人口大规模的跨境流动,“散居族裔”概念的使用逐渐趋于泛化,在人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都可见其踪影。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散居族裔”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对“散居族裔”的政治参与做了初步探讨。然而,对于“散居族裔”政治参与的客观探讨,首先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何种因素在影响着散居族裔政治实践的热情和参与度。通过对散居族裔在现居国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互动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族性”是影响族裔群体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族性”并不能直接成转化为政治力量,而是要通过“族性政治化”的过程,将分散的族属成员凝聚成团结统一的整体,从而发挥出族裔群体的独特影响力。而这股凝聚的力量在政治社会中则体现为对现居国政治系统或大或小的影响。一旦散居族裔通过参与现居国的政治实践而收获了积极的政治反馈,族裔群体参政的积极性相应会得到提升,同时族属成员对族裔群体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也会得到增强。这即构成了散居族裔政治参与与族性政治化之间的互动循环。对于上述互动关系的考察,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散居族裔作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强族裔身份认同—强政治参与”的积极型散居族裔美国犹太裔和“...
【文章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相关论证
第一章 散居族裔的概念分析
一、“散居族裔”的概念界定
二、散居族裔的分类模型
第二章 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一、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
二、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第三章 美国犹太裔和美国华裔的政治参与研究
一、美国犹太裔的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二、美国华裔的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三、美国犹太裔和华裔政治参与的比较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21世纪欧美国家华人的政治参与——以美国和英国的华人政治参与为例[J]. 宋全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2]美国华人地区政治参与新态势——新社区视角下的路径分析[J]. 叶小利.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3]美国族裔政治的发展与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J]. 白玉广. 国际论坛. 2014(05)
[4]“族裔”及其类型——族类群体身份的视角[J]. 严庆,胡芮. 学术界. 2014(08)
[5]族性与族性政治动员——族类政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管窥[J]. 严庆.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06)
[6]在流散中重构本土文化[J]. 刘建徽. 博览群书. 2011(08)
[7]“diaspora”的译法和界定探析[J]. 汪金国,王志远. 世界民族. 2011(02)
[8]试析犹太人在美国政治影响力提升的策略[J]. 汪舒明. 世界历史. 2010(06)
[9]族群动员:一个化族裔认同为工具的族际政治理论[J]. 严庆.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3)
[10]当前美国华人参政概况[J]. 康一波. 国际资料信息. 2010(04)
博士论文
[1]保罗·吉洛伊族裔散居文化理论研究[D]. 张晓玉.北京语言大学 2009
[2]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至2004年)[D]. 万晓宏.暨南大学 2005
[3]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 朱全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当代美籍华人参政情况分析及策略选择[D]. 杨渊.外交学院 2012
[2]美国华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的互动性研究[D]. 王佳瑜.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美国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D]. 宋敏锋.暨南大学 2010
[4]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 王志远.兰州大学 2010
[5]美国华人参政问题研究[D]. 杨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从“臣民文化”到“公民文化”[D]. 孙克.山东大学 2009
[7]散居族裔理论下《喜福会》中的“他者”[D]. 苏研.黑龙江大学 2009
[8]1990-2000年美国华人参政状况研究[D]. 李明杰.外交学院 2006
[9]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D]. 王梅.陕西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52853
【文章来源】: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相关论证
第一章 散居族裔的概念分析
一、“散居族裔”的概念界定
二、散居族裔的分类模型
第二章 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一、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
二、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第三章 美国犹太裔和美国华裔的政治参与研究
一、美国犹太裔的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二、美国华裔的族性政治化和族裔政治参与
三、美国犹太裔和华裔政治参与的比较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21世纪欧美国家华人的政治参与——以美国和英国的华人政治参与为例[J]. 宋全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2]美国华人地区政治参与新态势——新社区视角下的路径分析[J]. 叶小利.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3]美国族裔政治的发展与华侨华人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J]. 白玉广. 国际论坛. 2014(05)
[4]“族裔”及其类型——族类群体身份的视角[J]. 严庆,胡芮. 学术界. 2014(08)
[5]族性与族性政治动员——族类政治行为发生的内在机理管窥[J]. 严庆.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06)
[6]在流散中重构本土文化[J]. 刘建徽. 博览群书. 2011(08)
[7]“diaspora”的译法和界定探析[J]. 汪金国,王志远. 世界民族. 2011(02)
[8]试析犹太人在美国政治影响力提升的策略[J]. 汪舒明. 世界历史. 2010(06)
[9]族群动员:一个化族裔认同为工具的族际政治理论[J]. 严庆.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3)
[10]当前美国华人参政概况[J]. 康一波. 国际资料信息. 2010(04)
博士论文
[1]保罗·吉洛伊族裔散居文化理论研究[D]. 张晓玉.北京语言大学 2009
[2]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至2004年)[D]. 万晓宏.暨南大学 2005
[3]美国多元文化外交政策及其历史演变研究[D]. 朱全红.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当代美籍华人参政情况分析及策略选择[D]. 杨渊.外交学院 2012
[2]美国华人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的互动性研究[D]. 王佳瑜.上海师范大学 2012
[3]美国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D]. 宋敏锋.暨南大学 2010
[4]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 王志远.兰州大学 2010
[5]美国华人参政问题研究[D]. 杨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0
[6]从“臣民文化”到“公民文化”[D]. 孙克.山东大学 2009
[7]散居族裔理论下《喜福会》中的“他者”[D]. 苏研.黑龙江大学 2009
[8]1990-2000年美国华人参政状况研究[D]. 李明杰.外交学院 2006
[9]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D]. 王梅.陕西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295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95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