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01:58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十分重要,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国际形势的转变,我们也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青春。因而,作为思想理论武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也变的尤为重要。探究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并找寻其中所蕴含的当代价值对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着借鉴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恩斯特·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的主要思想及其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布洛赫的相关研究现状、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从布洛赫的生平经历与理论来源来分析布洛赫思想的形成背景;第三章为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理论建构,本文以乌托邦思想的核心乌托邦精神的缺失与唤醒为线索,首先论述了乌托邦精神的主要内容,并探讨了乌托邦精神缺失的现状。其次论述了唤醒乌托邦精神的形而上学依据,即尚未存在的存在论。最后论述了唤醒乌托邦精神的方法,即内外道路转化法。第四章主要论述对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评价与现实意义。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布洛赫的乌托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同样...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创生
    一、布洛赫的生平
        (一)求知求学
        (二)思想形成
        (三)漂泊写作
        (四)安度晚年
    二、布洛赫乌托邦概念的内涵
    三、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
        (二)犹太教弥赛亚主义
        (三)陀斯妥耶夫斯基人道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
    注释
第三章 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理论构建
    一、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核心:乌托邦精神
        (一)布洛赫乌托邦精神概念的来源
        (二)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三)乌托邦精神的基础驱动力
        (四)乌托邦精神的缺失
    二、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形而上学依据:尚未存在的存在论依据
        (一)布洛赫的物质观
        (二)尚未概念
        (三)尚未存在与尚未意识
    三、唤醒乌托邦精神的方法:内外道路的转化
        (一)内在道路向外在道路转化的原理
        (二)内在的道路
        (三)内在道路向外在道路的转化
    注释
第四章 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评价与现实意义
    一、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评价
        (一)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理论贡献
        (二)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局限性
    二、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的现实意义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宗教无神论到希望哲学——恩斯特·布洛赫研究[J]. 金寿铁.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4)
[2]E.布洛赫《希望的原理》解析——关于文本结构、问题与难点[J]. 金寿铁.  世界哲学. 2018(04)
[3]把世界的恐惧转变为世界的希望——恩斯特·布洛赫作品的效应与现实性[J]. 金寿铁.  江汉论坛. 2018(03)
[4]哲学的全部总体性——论恩斯特·布洛赫哲学创作的核心概念与轴心[J]. 金寿铁.  社会科学. 2018(01)
[5]世界作为现实的可能性——恩斯特·布洛赫思想的路标[J]. 金寿铁.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12)
[6]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恩斯特·布洛赫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创新[J]. 金寿铁.  社会科学. 2016(05)
[7]波澜壮阔的乌托邦历程——从托马斯·莫尔到恩斯特·布洛赫[J]. 克劳斯·博尔格汉,金寿铁.  国外理论动态. 2016(05)
[8]梦-希望-预先推定——论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范畴的创造性贡献[J]. 金寿铁.  广东社会科学. 2015(05)
[9]“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乌托邦”——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学命题“乌托邦”[J]. 金寿铁.  社会科学. 2015(03)
[10]同盟技术与共同生产力——论恩斯特·布洛赫的“技术乌托邦”[J]. 金寿铁.  哲学动态. 2014(12)



本文编号:3006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06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f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